,陈述他的想法,请求他们帮忙推荐或联系愿意合作的医疗单位。
\n
十天以后,方翰民陆续收到专家们的回信,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因为回信的几位专家坦言,虽然他们从事药学方面的研究,并在业内有些名气,但跟医疗机构没有什么交集,方翰民面临的困难,他们无能为力。
\n
这天下午三点多,工作人员又给方翰民送来一封信,信封下方的邮寄落款单位显示,这封信寄自国内某著名医药研究院,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但见信里写道:
\n
翰民同志,你好!
\n
首先,祝贺红星制药厂率先在全国开发成功这款仿制药!
\n
回信晚了点,请见谅。你托付的事情让我很为难,别看我做了一辈子药物研究,跟资质较好的医疗机构却没打过交道,但是,我又不想辜负你的重托,便发动亲朋好友帮忙,结果,我的一位老同学,还真找到这么一家医疗机构,据说不仅资质较高,而且做过很多临床试验,经验十分丰富。经初步接触,对方表示愿意跟你们合作,但合作条件和细节需要双方面谈。
\n
信的落款签名是费良庸,这位费教授是国内大名鼎鼎的药物合成专家,在业界德高望重,方翰民的加氢还原工艺就是费教授主持鉴定的科技成果,在前年的学术交流会上,他对方翰民宣读的论文和发表的主题演讲给予了很高评价,十分欣赏方翰民的才华,跟方翰民颇有渊源。
\n
费教授的这封来信,让极度沮丧的方翰民看到了希望,他马上拨通了费教授的电话,除了对老费表示感谢,还决定尽快去s市,跟临床试验机构的人面谈。
\n
厂办工作人员为方翰民预定了第二天的火车票,两天以后,方翰民到达s市,他决定首先拜访费教授,在电话中,两人约定在老费单位附近的一家酒店见面。
\n
傍晚六点左右,方翰民在酒店二楼的一间小包房等候了一会儿,老费推门而入,方翰民起身相迎,握着客人的手激动地说:“费教授,咱们又见面了,幸会幸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