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位领导你来我往,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他觉得自己在这里有点多余,便打算起身离开,等领导们达成一致后,再回来跟他们商讨其他事项。
\n
方翰民刚要起身,就被老杨叫住了,“你干嘛去?”
\n
“我先回去吧,一会儿再过来。”
\n
“别走,你是技改三人组的成员,刚才我们讨论的话题,你也有发言权。”
\n
不是有言在先吗?在技改三人组,方翰民只负责技术,不参与决策,老杨让他就这件事情发表意见,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难道老杨不遵守自己的诺言?
\n
虽然在工作计划书中分析了两种方案的利弊,但方翰民对这件事仍有自己的选择,问题是两位车间领导意见相左,他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得罪另一位领导,面对这种情况,他最好躲开,即使非在现场不可,也只是倾听,而不应该发表意见。
\n
不知老杨的哪根神经出了毛病,他亲自给方翰民界定的工作范围,现在却要自食其言,他这个要求,给方翰民出了个难题,让方翰民无所适从,“主任,你跟吴工讨论的话题,属于决策范围内的事,我怎么好参与呢?”
\n
“技改三人组是个整体,虽有分工,也要合作,你就别分的那么清楚了,既然你在工作计划书中做了全面分析,我认为你的意见最重要。”因为跟老吴争执不下,老杨这意思,好像要让方翰民当裁判。
\n
一会儿强调分工明确,一会儿大谈分工合作,领导就是嘴大,说话两头堵,怎么说都有理。
\n
老杨已经把话说出来了,即使方翰民再不情愿,他也不能硬着头皮离开,但要让他发表意见,实在强人所难。
\n
没错,方翰民在工作计划书中确实对两种方案的利弊作了全面分析,说实话,他认为老吴只顾车间能不能连续生产,却不顾给车间造成的巨大损失,其选择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实际上从一开始他就倾向于老杨选择的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