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哦----,”老杨点了点头,他转身把班长叫了过来,“赵师傅,你找人替一下小方。”然后告诉方翰民,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跟他去一趟车间办公室。
\n
前脚刚走,就有人在背后议论开了,“看见没有,被领导叫走了吧,看这小子以后还敢不敢满嘴跑火车!”
\n
“瞧他那德行,一个临时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还故作深沉,好像多大本事似的。”
\n
“‘秀才’被老杨叫去干嘛?莫非......?”
\n
跟着老杨来到车间办公室,见车间技术员老吴也在里面,方翰民站在门口,没有往里走。
\n
“进屋来,坐下吧。”老杨在自己的简易办公桌前坐下后,侧身招呼道。
\n
方翰民往前走了几步,在靠墙的长条椅上坐了下来。
\n
坐在老杨对面的车间技术员老吴说话了,“小方同志,我们想跟你核实一件事。”
\n
“吴工,请问你要核实什么?”方翰民也不知道老吴是什么技术职称,他觉得这样尊称不会有问题。
\n
“你是不是在车间说过,‘酰化’岗位只要改变一下工艺条件,就能提高质量和收率?”
\n
方翰民坦然承认,“这话是我说的。”
\n
“哦----,既然这样说,一定有根据,不会是想当然吧?你能不能把你的跟据讲给我们听听?另外,请你告诉我们,改变什么条件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n
方翰民也不客气,他首先从反应机理的角度分析了介质对酰化反应的影响,“‘酰化’反应需要质子作为媒介,现在的工艺以水为反应介质,虽然水分子也可以电离产生质子,但根据水分子的结构特征,它电离产生的质子无法完全满足酰化反应的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