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的仁爱之心。”
\n
赵晨的声音浑厚有力,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点头赞同。可是,接下来的佛教代表,来自南方的高僧慧觉,立刻反驳:“儒家之道固然可贵,但它讲求的是‘治国’,而非‘治心’。人的内心若无法超脱一切纷扰,如何能谈治国?佛法讲究空性与慈悲,真正的治国之道,是要先治心,达至心灵的平静。”
\n
慧觉高僧的声音温和如水,却透着一种不可辩驳的深邃。林昊听得入神,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固守的儒家思想,竟然如此缺乏一种对内心的深刻修炼。
\n
正当双方争论不休时,坐在一旁的道家代表,年逾六十的道人玄极,缓缓开口:“道家所讲,乃是‘无为而治’,非强行介入,而是顺应自然。天下之治,不必操控,只需顺其自然,便可安稳无忧。”
\n
玄极道人的声音仿佛天地间最为宁静的风,话语中没有激烈的辩论,只有深深的哲理。“道家所言,天地自然之道,万物自有其定数,岂能强求?如果世间万事万物都能‘无为’,一切也自然能达到平和。”
\n
林昊听着三位学者的论述,心中犹如波涛汹涌。儒家的仁爱与政治理想、佛教的心灵超脱、道家的自然无为,三者各有千秋,但他始终未能从中找到一个可以完全认同的立场。
\n
突然间,学府的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随着大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着黑衣的年轻人闯了进来,打破了原本平静的辩论氛围。
\n
“如何通过言辞解决人心的纷争?”黑衣年轻人淡淡地说道。
\n
他自信的眼神扫视一圈,似乎对三教的争论并不在意。只见他走上前,径直站在辩论台旁,轻声说道:“真正的争斗,不在于嘴巴上的争辩,而在于心中的选择。你们所争论的,不外乎是如何治国、如何养生、如何超脱。但真正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或许并不是这些教义,而是看似不值一提的东西。”
\n
他的话语让在场的众人一愣,而林昊心中却掀起了更大的波澜。\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