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邺城可以遥相呼应。
慕凌生等人见梁萧布置有条不紊,也心悦诚服。
毕竟这位可是武朝的不败神话。
片刻之后,拓跋严隆被押到梁萧面前。
梁萧得知此人乃是拓跋洪的信使,若有所思。
“从慕凌生拒绝联姻的那一刻起,我便已经有了死的觉悟。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拓跋严隆俨然视死如归。
梁萧只是微笑注视着他。
“拓跋严隆,你不是出使我国的信使,但本将军正好需要你代为传信。回去告诉拓跋洪,天策军已经抵达,燕云之地全境回归,如今万众一心。蒋正已死,宗彻已经倾心投诚。”
“从今往后,徐州的食盐将会源源不断流入西秦,直到西秦国主向本将军求和为止。”
拓跋严隆心下骇然。
果然……
但此刻他已万念俱灰,昂首回应。
“我家陛下乃是一代雄主,绝非匈奴单于那等庸主可比,更不可能向你求和!”
梁萧没有理会,命人将他逐出邺城。
拓跋严隆只是拓跋洪的传话筒。
从他抵达邺城的那一刻起,拓跋严隆对他和燕云之地已经不具备任何威胁,包括情报泄密。
关于燕云之地的情报,西秦能够掌握的也早就掌握了。
但拓跋洪此人行事沉稳,思虑周全,若是能让此人意识到利害关系,从而投鼠忌器,便可进一步拖慢敌军的行进,那拓跋严隆尚有些许价值。
拓跋严隆和两名随从被赶出城外,每人只携带十日干粮,面面相觑。
“他为何大发慈悲放我回国……”拓跋严隆百思不得其解,随后语气坚定,“不管怎样,必须让王爷知道梁萧已经抵达邺城!”
梁萧抵达邺城的当天下午,其长兄梁拓也带领西秦精锐一路北上,路过泰山西南。
趁着将士休整的工夫,梁拓带上五百精骑,前往探查泰山军营,望见了远方军营齐整,军容整齐,也不禁暗暗称奇,回去告知众将,并反复叮嘱。
“匈奴单于之败,或许并非因为轻敌,而是天策军的战力远超世人的认知。我军无论如何必须正视自己与天策军的差距,不可再轻敌躁进。”
“徐州暂时不可图也,如今关键乃是大军压境,直取燕云之地,刻不容缓!”
毕竟他的父亲也是死于匈奴单于之手,而他侥幸逃出生天,以梁拓和拓跋梁的身份几度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