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梁萧闻,好感倍增,又见南长风身侧的少年与其面貌相似,一脸正气凛然,好奇询问。
“这位小兄弟是?”
南长风连忙解释。
“乃是草民的胞弟南八,今年十四。草民今年三十三,乃是家中长子,中间还有六个同胞皆已亡故,只有小弟与草民幸存……”
慕凌生连忙解释道:“主公,南将军的那几位同胞皆是起义军头目,英勇就义……”
梁萧与群臣不禁肃然起敬。
梁萧更是当众表态。
“今后定不辜负燕云百姓,尤其是南将军一家!”
南长风感激之后,心中一动,拉着胞弟上前,语气诚恳。
“草民原名南一,与小弟皆是粗人,长风之名,乃是当年恩师所赐。恩师已故,可否请武君为草民的小弟赐名……”&lt-->>;br>
梁萧一怔,望着眼前少年,喟然长叹。
“天意如此!”
众人不明所以,南长风正要询问,梁萧却已郑重回应。
“南霁云,如何?”
梁萧讫,取来纸笔,写下“南霁云”二字。
南霁云是唐朝时期的将军,弓马娴熟,与张巡守睢阳时,本可独善其身,却不离不弃,最终与张巡等人一起壮烈殉国。
传闻这位将军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时人称之为“南八”。
“多谢武君!”
兄弟两人再三拜谢,未来天策府的新星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
梁萧又当众任命南长风为河间郡守,闻人子义的族弟闻人子俊为郡丞,协助治理河间。
南长风自知学识有限,一再婉拒,但拗不过梁萧的坚持,最终受封。
这些郡守和郡丞都是临时设置,以方便安抚燕云百姓。
天策军将士从进入燕云之地的那一天起,便与民秋毫无犯,又有梁萧的政令与檄文相助,因此很快便征服了沿途百姓与起义军的心。
在匈奴人的高压统治下,起义军难以成规模集合训练,因此以乌合之众居多。
好在有天策军在场,维持秩序,还有慕凌生等起义军首领相助,随军文士又代表梁萧四处宣讲,用最简单直白的语传达梁萧的心意,沿途郡县得以迅速恢复安定。
梁萧入主河间的当天,白袍兵也奉命渡河,赶往燕云之地助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