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
“嫣儿真是越来越懂事了啊,和前几日生气送骆驼完全不同。”他目光柔和地看着她,享受着这难得的家常温情。
“什么骆驼啊...朕可不知道...”慕容嫣腼腆一笑,随即两人开始安静地用膳,气氛温馨而宁静。
烛光跳跃,将两人的身影温柔地投在屏风之上。
慕容嫣细嚼慢咽,似乎想到了什么,微微蹙起了秀气的眉头,打破了这温馨的静默:
“夫君,”她放下银箢,目光带着一丝思虑看向林臻,“眼看着春试的日子越发临近了,如今不管皇家书院,还是翰林院学政司那边,都紧锣密鼓地准备呢。依你看可还有什么需要格外留意或补充的?”
林臻慢慢咀嚼着慕容嫣布来的鹿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此事我也在思量。既然牵涉皇家书院与翰林院学政司这两家不同的部门,那依我看,倒也简单。让他们各自主持,各出一套策问试卷。应考的士子,需得按各自的规矩,答完这两套题卷。但凡才学达标,符合双方的标准,无论他之前出身如何,一律开榜录名。”
慕容嫣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同的光芒。
这法子确能广纳人才。
然而林臻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深邃而带着一丝冷冽的洞察:“只是我心里一直有块疙瘩,是关于翰林院学政司那头的。”
他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慕容嫣,“嫣儿你可知道,翰林院学政司养出来的官员,最大的症结何在?”
“哦?”慕容嫣优雅地夹起一小块清蒸玉兰片放入口中,细嚼慢咽,眼中带着一丝探询:“症结?夫君请讲。”
她似乎也有同感。
林臻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批判:
“迂腐!食古不化!他们学得满腹文章锦绣,张口圣贤闭口子曰,可一旦放到地方百姓的位置上,便显出十足的蠢笨无能!田垄地头的事一窍不通,雨水少了旱了,庄稼要颗粒无收,他们除了写诗感叹民生多艰,或者焚香祈祷上苍怜悯,可懂得如何兴修水利,引渠灌溉-->>?洪水滔天,淹了半个郡县,他们除了站在堤上捶胸顿足、望水兴叹,可懂得如何疏散百姓、加固堤防、规划泄洪?地方稍遇棘手点的案件、豪绅欺压小民或宗族冲突,他们除了高喊‘刁民闹事’或者‘人心不古’,却不能秉公而断。”
林臻的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讽刺:“最可悲可气的便是!一旦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