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这里地势略显平缓,并非最高处,也非最显眼处。他反复用罗盘定位,抓土查看,又登上一块大石眺望良久,最终面露惊喜之色,以手杖顿地,朗声道:“就是此处!找到了!”
\n
杨承宗精神一振,连忙上前:“道长,找到了?”
\n
“不错!”鲁地理指着脚下,语气肯定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兴奋,“杨翁请看,此地后有靠山如屏,前有案山如几,左右护卫周全,明堂开阔,水口收紧。此乃‘金牛卧云’之穴!虽不及那些可出王侯将相的‘潜龙吐珠’之类的大地,却也是百里挑一的上佳吉壤!葬先人于此,必主家宅安宁,人丁兴旺,子孙康泰,福寿绵长!虽未必能大富大贵,但保一家平安顺遂,书香绵延,足矣!”
\n
他刻意点出了“金牛卧云”这个次一等的名目,却绝口不提脚下实则是万金难求的“潜龙吐珠”真穴,更在测量时,暗中将穴口朝向偏移了数尺。如此一来,吉穴的灵气仍会部分滋养杨家,使其家道不至立刻衰落,甚至小有兴旺,足以掩人耳目,却无法达到“潜龙吐珠”应有的极致效果。更关键的是,这数尺的偏移,正如在完美的堤坝上凿开了一个细微的缝隙,留下了可供他人日后“借运”的通道!
\n
杨承宗大喜过望!他对风水半懂不懂,只见鲁地理说得头头是道,引经据典,而且勘察过程如此认真耗时,地点又就在本村后山,方便省事,心中已是深信不疑。他仿佛看到父亲得以安葬,杨家子孙从此平安顺遂的美好未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多谢道长!多谢道长指点迷津!此恩此德,杨某没齿难忘!”
\n
当下,杨承宗便重金酬谢了鲁地理,并立刻下山安排,选定吉日,要将父亲灵柩风光大葬于此。
\n
鲁地理收了厚礼,脸上却一派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他并未立刻离开杨家村,反而对杨承宗道:“杨翁,贫道观此地气虽吉,然安葬之事关乎重大,一丝马虎不得。贫道需在此盘桓数日,观察穴气流转,确保下葬无误,方可放心离去。”
\n
杨承宗正在兴头上,自然满口答应,还觉得这位鲁道长真是认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