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唯独林东,心里有点沉。
\n
他蹲在屯子口的老榆树下,一口一口地抽着烟,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n
钱和地,咬咬牙总能解决。
\n
可是,这第一批用来繁殖的,健康的野猪和狍子,该上哪儿弄去呢?
\n
头一站,县林业局。
\n
林东揣着那份让张晓燕和李援朝两个文化人反复润色的申请报告,先拿了四五包用油纸包得板板正正的“兴安猎人”牌风干肉干,这才骑着“二八大杠”往县里去。
\n
报告写得天衣无缝,从“响应国家号召”到“保护性开发”,从“满足市场需求”到“带动一方经济”,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让人挑不出刺儿。
\n
可道理是道理,事儿是事儿。
\n
林东没直接去找相熟的领导,而是规规矩矩地从办事窗口开始。
\n
窗口后面坐着个四十来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胸口别着钢笔。
\n
“同志,咨询个事儿。”林东把笑脸递过去。\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