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国政,他站起来,挥挥衣袖,遣散众臣,就要离朝回寝宫。忽然,宫门外响起了一迭声疲惫而撕哑的呼声:“报——河西大捷——”
刘彻心头一震,迈出去的脚步如被沸水烫到一般,立刻缩了回来。与此同时,他站立不稳,趔趄了一下,幸亏边上的宦者眼明手快,将他扶住。刘彻站稳之后,却马上甩开宦者的手,他急急扭转身来,在朝臣攒动的人头内看到一个宦者气喘吁吁的捧着木匣子跑进来。宦者跑得那样急,以至于在踏入大殿时,竟然忘了跨越门槛,结果摔了个跟头,手上的木匣子被抛到一边,散成两半。木匣子内盛放军报的竹简恰好滚到卫青脚下,卫青忙拾起来,急步快走,将竹简呈上。刘彻根本就等不及左右的宦者接递,他自己抢上几步,一把从卫青手里夺过来。待他看完短简,立时眉飞色舞,满脸生辉,他喜洋洋的将竹简递与卫青,大声道:“念!”
卫青恭恭敬敬的接过竹简,快速流览一遍,却未立刻念出来。众臣只见他目光闪烁,握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显见内心十分激动,不由得人人翘首以盼,巴望将军快点出声。
“大将军,快念!”刘彻的声音得意之极,甚至于带着几分张狂,他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的喜悦宣泄出去。卫青定定神,慢慢一字一顿的道来:“臣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杀敌两万八千三百一十二人;得单桓、酋涂两王,相国,将军,当户,都尉五十一人;降者记一千零六十人。”
这军报没有像平常朝臣上的奏章那样,一开篇就要来几句“臣死罪”或是“臣叩首”之类的套话,甚至连上报人都未留姓名,短短几十余字,除了通报行军路线,便是禀报战果。众臣听罢,尽皆讶然——并不是说有谁就要跳出了指责霍去病对汉天子的大不敬,写个军报都这么不讲规矩;相反,一种喜出望外之情正在朝堂上四处弥漫——这不止是刘彻望眼欲穿的结果,亦是整个大汉朝苦苦期盼的结果!继而,率先冷静下来的几个大臣走出行列,于御坐前躬身道贺:“恭贺陛下!贺喜陛下!佑我大汉天威远播!”
刘彻放声大笑,其形狂喜,其声得意,其音亢奋。这个时候的汉天子真性流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