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究竟与蓬安有什么关系?难道司马迁老先生记错司马相如的籍贯了?其实司马迁老先生没有记错,但司马相如是蓬安人的结论也没有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为什么这样说呢?
清代著名学者王培荀(1783——1859年),一生博学多识,勤于著述,在其听雨楼随笔卷七相如故迹中指出:“人皆以相如为成都人,实今之蓬州人,后迁成都,又居临邛,三处皆有琴台。蓬州,隋之相如县,以相如所居之地而名。明初,乃省入蓬州。其故宅在州南,琴台在宅右,傍嘉陵江。”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蓬安著名文史学者邓郁章、赵正铭等人多方考证和研究得知:司马相如出生地是四川蓬安县,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落籍之地。近30年来,学者们查阅大量资料,从多方面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目前学界对司马相如的出生地已经基本达成了一个广泛的共识:司马相如出生于蓬安,生长在成都。蓬安是汉朝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
蓬安境内至今仍遗留有司马相如当年生活和成长时的十大故迹:一、相如故宅;二、相如坪;三、洗笔池;四、舞剑台;五、弹琴台;六、慕蔺山;七、卓剑水;八、相如里;九、文君里;十、长卿祠。
蓬安县旧志明确记载,汉代辞宗赋圣司马相如曾“营别业于此”在今天的蓬安县锦屏镇原蓬州州衙后面,至今仍有相如故宅、相如坪、相如琴台、洗笔池、慕蔺山。琴台,又名相如琴台,位于蓬安锦屏镇内,是后人为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而修建的。台高2米左右,周围长10米,台左是玉环溪,再过去是玉环山,台前有一大池,人称洗笔池,池周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每逢晴夜,皓月当空,琴台月景映入池中,格外引人入胜,人称“琴台夜月”琴台夜月和“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马鞍樵唱,石壁睛云,双蓬叠翠”一起合称古“蓬州八景”明朝四川学政卢雍曾在其蓬州八景诗中明确记录了当时的相如琴台,诗是这样写的:“县废名犹在,琴亡台未荒。临邛卖酒处,千载共清光。”
锦屏镇西有慕蔺山,司马相如幼时小名“犬子”就是狗娃儿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