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雄健的骏马与其马背上的主人仿佛正划破时空凌空飞奔而来,那骏马的大理石底座上赫然镏金而书“张飞”二字,没有任何身份的介绍,也没有任何生平的说明,因为一切的文字和介绍也许都属多余和苍白,张飞名号下方的括号内也只书一行简单的数字——(公元214年——221年镇守阆中)。
千百年时光流逝,其实,稍微对阆中这座古城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们都会深知:张飞的形象与其精神气质早已经与这座千年古城融为一体了。张飞就是这座古城的保护神和城市精神象征,阆中古城就是张飞的灵魂栖息地与叶落归根处。千百年来,古城内至今保护完好有汉桓侯祠张飞庙、张飞墓等等名胜古迹,张飞巡城等等民间祭祀活动至今流传不衰,张飞牛肉系列产品享誉八方,有关张飞的传说故事在古城俯拾皆是,有关张飞的系列文化在当地均被挖掘和发挥得淋漓尽致,几近家喻户晓。因此,在纪念滕王的公园内能够邂逅威灵震一方的张飞大将军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穿过一座汉白玉的玲珑精致小石拱桥,便是传说中闻名遐迩的阆中滕王阁了。而眼中所见的滕王阁早已不是历史上留存的旧时之滕王行宫了。唐时滕王李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的滕王阁早已经毁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了,解放后仅存部分台基及数间破屋,但依旧仍有颐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题刻保存完好。洞内有南宋人题记,洞外有明邵元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及杨瞻撰书颐神古洞诗四首。现在的滕王阁乃新建的仿古建筑,叠级屋台之上,24根朱红巨柱,托举层楼,雄伟壮丽。登楼南眺,锦屏之秀,蟠龙之奇,伞盖之丽,远山近水,尽在一望之中。由阁后上行即玉台观,有傍崖长廊,遮护摩崖石刻及石洞。古石洞有二,即颐神洞和慈氏洞,为道家修炼之所。其下又有碑亭,矗立一列书画石刻。
复建的滕王阁虽然也显富丽堂皇,但却始终找寻不到旧时的煌煌大唐气象和古时的风韵,怅然若失之余,唯有大殿台基之下的唐代佛塔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睛和心灵。只见在滕王阁台基下有唐代佛塔一座,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刹为火焰纹状。石塔高8米有余,保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