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晋大学士邓士廉,明万历进士、南京户部主事和湖广接察司副吏邓吉昌,清乾隆翰林院士、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等。德政坊就是清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功德而赐造。建于清嘉庆年间,毁于“文革”时期,2003年5月重建。重建的德政坊根据原牌坊形质设计,高12米,宽10米,四柱三间,五重檐,气派大方,巍峨雄壮。
距德政坊旁不远处还有神道碑,神道碑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邓小平先祖邓时敏的功德而赐造,碑高约5米,距邓小平故居约500米。相传,小时候的邓小平和村里的儿童们一起常常在这里玩耍,其他的儿童都不敢去爬神道碑,说是爬上了驮神道碑的神龟身上,回家就会肚子疼痛,但是,惟有童年时的小平唯一一人却常常敢于爬上神龟的身上去玩耍。
因时间关系,翰林院子、北山小学堂等地距小平故居较远,来不及一一前往瞻仰,据导游人员介绍翰林院子是邓小平先祖清乾隆年间大理寺正卿邓时敏的旧宅,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671平方米,房屋36间。1909-1911年,童年邓小平在此启蒙读私塾,私塾老师为他改名为邓希贤。2006年5月,翰林院子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其实都是为人们心所向往之地。邓家先孺墓地所在地委实算得上是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邓小平的祖母戴氏、生母淡氏等邓家先孺的墓地座落在距离小平故居约两公里之外的安区协兴镇果山村佛手山山腰之上,佛手山的风水很是神奇,在连绵起伏状如巨龙的群山之中,高大巍峨的佛手山,宛如神奇大佛的一只巨手一般,横亘群山之颠。高高的山崖之上,一块黛色的巨大山石宛如老鹰的嘴巴雄伟地突兀而出,据说,那就是风水宝地中传说的朱雀。站在佛手山山腰之间,远望而去“左青龙,右白虎,山朱雀,下玄武”佛手山四象俱全。只见那苍茫辽阔的佛手山山前群山环绕,地势开阔,群山环抱之中一个巨大无比的天坑凭天而降,云蒸雾绕,烟霞朦胧,远山如屏如画,宛如长长的笔架。行走山间,倍感清幽宁静,走过一道道蜿蜒曲折的山间青石板小路,登上鲜花簇拥的佛手山点将台,邓家先孺墓地就位于佛手山半山腰间,一共四棺墓地,墓地周围青松翠柏林立,庄严肃穆,墓地上方封土天然长有一种茅草,茅草宛如人之华发,整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