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仙石。当然最吸引人的去处还是仙人洞,毛泽东有诗云:“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诗中所提到的仙人洞就是指庐山中的这个仙人洞。经过一道古旧的石门,门楣上书有“仙人洞”三字,穿过石门,走数十余米,便是一块不大的林间平地,一个天然的巨型石洞便赫然出现在眼前,洞之高宽大致各有五六米左右,洞深大致十余米左右,传说当年吕洞宾便在此洞修炼,后又于此飞升位列仙班。洞内现供奉有吕洞宾的神像,神像前有拜台,台前香烟缭缭,香火鼎盛,洞旁不远处还有一不大的寺庙。辞别仙人洞,继续前行,走过近百余米长山间石径,一道圆形的石门便赫然出现在眼前,石门上方也醒目地书写着“仙人洞”三个白色的大字。第二天在庐山会议旧址看纪录片的时候才知道,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经兴致勃勃地游览过此处,我们今天穿过这个圆形的石门,也算是追寻到了伟人的足迹了罢。
第二日,本计划是去看一个名叫含鄱口的名胜。此地位于庐山半山腰间,就像一张张开的大口包含着不远处的鄱阳湖,因此称为含鄱口。据说当年朱元璋陈友谅便在此大战争夺天下。但由于早起满山大雾弥漫,天气寒冷,于是我就改去参观庐山会议旧址。当年曾经多次召开庐山会议的地方原来其实是庐山人民剧院,远远望去就像一个高大巍峨的礼堂,走进旧址大门,立着一尊金色的毛主席塑像。先到一楼的小放映室观看了反映当年庐山会议的纪录片,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当年发生在庐山会议上的相关的史实。在这次会议上,彭德怀等人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二楼就是会堂,会堂按照当年召开会议时的情景陈设,长长的会议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桌上摆设着参加会议的人员的姓名牌,主席台的正中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漫步在会堂的过道之间,虽已经接近半个世纪过去,但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年庐山会议上的气氛之紧张和党内阶级斗争之剧烈。
在庐山牯岭镇上一个名叫锦绣盛世的酒店住了两个晚上。庐山的晚上天气非常寒冷,睡到半夜,盖了很厚的被子,常常也会被冻得醒来。庐山是个避暑天堂,看来实非虚传。据说,那时候每到夏天,达官显贵们便常常来山上避暑。那时候上山根本不像现在的交通方便,而要翻山越岭,跨沟壑,越溪涧,徒步前行,甚至要冒着虎豹虫蛇的袭扰,要走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才能来到山上。据说,当年蒋介石上山,坐着滑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