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情燃烧与热血沸腾。如今接近三十年过去,那情那景依旧令我刻骨铭心。
也许是因为民办初中缺少经费的原因,后来办到第二年,也就无法继续办下去了。于是也就合并进了海田初中。康桂林因为不是正式教师,没有编制,因此也就失业了。私下里,民办初中来的学生对康桂林的教育教学方式评价都还很高,说他教书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人和蔼亲切,确确实实算得上一个非常不错的好老师。
1989年,我考上了县城里的师范学校。有一天下午课外活动,我跑到校外去转路的时候,突然在原来的蓬安麻纺厂大门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竟然是老乡康桂林。我好奇地问他在这里做什么?他笑咪咪地告诉我说他现在在县麻纺厂里上班。现在看来,他一生的悲剧也许其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后来我也常常听人夸赞康桂林人很能干,能写会画,还会唱歌跳舞,在麻纺厂里混得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叫做混得风生水起。每每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也常常为之感到非常高兴。为什么呢?毕竟都是同一个地方走出来的人,能有一个老乡很能干,逢人一讲起来,至少也应该是一件脸上非常有光的事情。但现在想来,也许正是这种表面上的风光却在一定程度上实实在在地害了他。据说他当时在厂里疯狂地爱上了一个名叫张某某的美女,于是便疯狂地去追求她,但据说那个张姓美女却始终不愿答应他的追求。
后来,大约是九十年代中期,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麻纺厂也宣布破产倒闭了。于是康桂林又一次失业了,失业后便回到了老家,家里人看他年龄也老大不小了,便托媒人给他讲了一门亲事,女方是邻近海田乡的杜家场的人,两人结婚之后,生了一个胖小子。本应美满幸福的小家庭按理来说也应该和和美美地过下去了。但康桂林却始终忘记了不了那个姓张的美女,于是天天念叨,一相情愿地单相思,最后竟发展到成天失魂落魄疯疯癫癫了。后来,康桂林居然和老婆闹到离了婚,女人便带着幼小的儿子一气之下回到杜家场的娘家去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
1992年,我师范毕业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