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笼着云雾之纱,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下楼后乘快艇驶往君山,一路乘风破浪,小艇上播放着洞庭鱼米香音乐,更叫人心旷神怡,湖面上浮光跃金、船来帆往,其中也有载客游船,渔家汉子、渔家妹子的歌声时而传来。悠扬回荡。时值金秋,蓦然想起李白的诗句:“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及岳阳楼上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江山如画,激发了“诗仙”的丰富遐想。驾驶快艇的帅小伙,谈锋甚健,滔滔不绝,对洞庭湖及其历史掌故了如指掌,听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大饱耳福之余,颇感受益匪浅。行至湖心时,忽然想起是女儿生日,便打了一个“越湖”的祝福电话,告知她我的所在,引来她无限的惊喜和不尽的遗憾,因为她当时正学岳阳楼记。
下艇后步行百米左右便到了君山脚下(东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刻有“封山”二字的青石,旁侧有一印钤。相传当年秦始皇南巡至此,忽然风狂浪猛,惊问属下缘由,答曰湘水神作怪,秦始皇大怒,遂下令放火烧山,并在石壁上镌刻了几颗大印,以示镇压,后人称之为“封山印”嬴政的霸气可见一斑。
沿山路缓步而行,不远处便是“二妃墓”虽然简朴,但环境清幽。“二妃”又被后人尊称为“湘妃”是“尧”的的一双女儿“舜”的两位妻子,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妃”一路找巡至此,因相思而泪洒修竹,致使竹竿上紫斑点点,形成斑竹,后人亦称之为“湘妃竹”古往今来,对此不乏溢美之词,由以毛泽东的“斑竹一声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而令人感觉意境深远,我也是因此而知道这个典故的,多少年来一直感慨系之。记得那天在“二妃墓”周围的斑竹林、树丛中栖息和低飞着好多羽毛洁白的鸽子,甚至飞落到游客们的肩上、手臂上,老朋友一样和平相处,毫无惊恐之色。人与鸟类的友好和谐充满了诗情画意。
拜别了“二妃墓”来到了“朗吟亭”此处为吕洞宾醉酒吟诗之处,与岳阳楼侧的“三醉亭”遥相呼应,此位仙人“指洞庭为酒,渴时浩饮;君山做枕,醉后高眠。”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在酒香亭左侧上坡处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