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建立在爱憎分明的基础上,你的闪光之处可以得到肯定和褒扬,你的瑕疵却躲不过炮火的无情洗礼,当然不会让你粉身碎骨的,我们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常在井边站,没有不湿鞋”的,某友不慎,几次超量后谈酒色变,某日晚隆重摆酒一桌,呼朋唤友而来,席间畅叙友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突然话锋一转,庄严宣布说这是“封杯酒”决心从此淡出酒坛,(只吃不喝)“重新做人”让众人瞠目结舌,大家再三执意挽留,他却岿然不动,其铁石心肠令我等深感绝望,痛心疾首,这么好一个同志想不到竞如此地辜负组织的培养。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他一诺千金,真的是“退隐江湖”了。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事情发生了微妙变化,他一个人孤家寡人一般,凄凄凉凉地看着我们觥筹交错,欢歌盈耳,自己不参与其中似乎与人民为敌一样,起码与环境不协调或格格不入,而且饭局中也少了许多活力和发言权,本来他就是个口惹悬河,喜欢“讲段子”的人,怎耐得住长时间的如此寂寞,经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终于“浪子回头”了,虽然没有宣布“我胡汉山又回来了”但事实上是重新披挂上阵,卷土重来,融入了革命群众的汪洋大海。成员们额手称庆,语重心长告之曰:欢迎归来,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不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吗!
无论是工作上的大事还是家庭中的琐事,只要你有为难之处,成员们都会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人,绝无袖手旁观、等待观望之辈。
酒场其实是个小社会,折射着人生百态,举指言谈可以窥见你的文化修养、道德情操;接人待物可以透视你的品位高低、智商优劣,喜怒哀乐流露着你的胸襟气度、脾气秉性,尤其是酒意泛起之时更能体现一个真实的自我,波澜涌动的心海之歌便通过你的语言唱了出来。所以孙子兵法有云:“醉之以酒,以观其态。”此法虽不能如真理般放之四海而皆准,但确有其独到之处。
某朋友几年前酒酣耳热之即,发表了一个“两不交”论段,让我记忆犹深,他说总是醉酒的人如同酒囊饭袋,难成大气,不可与之交友;善饮酒但又从未醉酒的人也不能与之交友,这样人总是对你存有防范之意,不会全抛一片心的。初听此言未动声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