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历史上因心胸狭窄而导致悲剧的故事也不胜枚举。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周公瑾年轻得志,因才能杰出而成为东吴总督都,指挥有方,用兵如神,威冠三军。又因娶得江南美女“小乔”而更加春风得意。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孙吴联合、共拒曹兵”的日子里,他感到自己与诸葛亮的绝伦智慧不可同日而语,因而妒火中烧。几度出手加害,都被诸葛亮轻松化解,几次斗法都以惨败告终。也曾上演过“陪了夫人又折兵”的闹剧。最后周瑜意欲用“假途伐虢”之计奇袭荆州,怎耐孔明火眼金睛,识破洞穿,当公瑾兵临荆州城下之即,突然伏兵四起,将其团团围定。“喊声远近震动百余里,皆言要捉周瑜。”周瑜知道中计“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发,坠于马下”本会前程无量的周公瑾在“既生瑜,何生亮”的绝望长叹中撒手尘寰了。事后东吴忠厚老成的的鲁肃发出这样的感言:“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谓一语中的。
提起“水泊梁山”大家一定会立即想起宋江、李逵等英雄好汉,但梁山的缔造者却是“白衣秀士”王伦,此人科举落第后,对仕途心灰意冷,因在家乡受不了官府的鸟气,便与杜迁、宋万等人扯旗造反,杀上梁山,打家劫舍,啸聚山林,倒也过的轻松自在。但心胸狭隘,自以为是,嫉贤妒能的品性却让他惹来了杀身之祸。“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受高俅老儿迫害而逼上梁山,如得重用,以林冲的义气和武功将使王伦如虎添翼,但王伦却无容才之量,以庙小为由下了逐客令,经林冲再三恳求才极不情愿收为帐下。等晁盖、吴用等七人因劫了“生辰纲”无路可走而投奔梁山后,王伦更是如临大敌,顾忌不已,便说:“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何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上不好看,因此不敢相留。”惹得林冲怒发冲冠,勃然而起,向前一刀便使王伦一缕幽魂随风而去了,可怜他只做了半世强人便亡命于自己苦心经营的山寨中了。
博大的胸怀大则有益国家,小则促进身心愉悦,狭隘的心理则是损人而不利已的。将相和的故事家喻户晓,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海阔胸襟让廉颇惭愧不已,亲自上门“负荆请罪”遂成“刎颈之交”也使赵国威名远震,使敌国不敢小视。战国时的庞涓心狠手辣,气量狭小,对孙膑的过人才智忌恨不已,将情同手足的同窗好友骗至自己供职的魏国,阴谋陷害,用刑法“断其两足而鲸之(一说为除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