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冰淇淋,爽!一颗光华四射的新星就要诞生了,这是千年等一回的人间盛事啊。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读者不知为什么都在莫名其妙的摇头,有的还捶胸顿足,如丧考妣,这更出我所料,没想到读者会如此感动和激动。这时一个蹦蹦跳跳、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的男孩过来了,他好奇的从一个读者手中要来一份我的文章,读过后说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这篇作文像我同学王二狗写的,语文老师说他写东西词不达意,狗屁不通,今儿怎么到这里骗人来了。”此言一出,众人如终于找到新闻发言人一般,皆竖大拇指,不知是夸红领巾还是夸他老师(反正看着不像夸我),我的天啊,这句话如五雷轰顶,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立即从南柯一梦中醒了过来了,我这个惭愧我这个郁闷啊,床前明月光的午夜里只好仰望苍穹满天数星星
时下全国范围、两岸三地都在推广普通话,粤港奥人民也像老外学汉语一样,努力的捋直舌头,呲牙咧嘴地发着南腔北调的北京音。说实话,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钝挫、字正腔圆,听着像京剧台词,透着那么洋气和有文化。但我就学不好,流浪南方十多年了,平时五湖四海的人们,用于共同交流的语言就是普通话了,但我一张嘴人家就知道我是东北人,弄得俺都不太敢和陌生人说话了,生怕暴露重要身份。最让我打掉牙往肚子里咽的是有时东北人也说我讲话太侉,俺生在长白山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讲话的。听着朴实、亲切、自然。能闻到烧苞米和烤黄豆的香味。所以有人问起我为什么讲普通话不标准时我只好和他穷酸——你懂啥呀?这叫少小离家,乡音难改。大人物都这样,你听过主席、陈毅、邓小平讲普通话吗?捍卫故乡语言说明我有赤子之心,也算我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做点贡献。呵呵,我就让你秀才遇到兵有礼说不清,我憋死你。要说回答这方面问题有比我更狠的。据说著名作家贾平凹就只能怒吼秦腔,说不好普通话,有人问起时他是这样说的——因为我不是普通人,所以我不说普通话。听听,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大师啊!再说了,东北话也没什么不好,不然赵本山、范伟、潘长江等一系列笑星怎么都产在东北那旮旯呢,怎么能红遍大江南北呢?多少年来一直给全国人民挠痒痒啊,尤其“春晚”不挠还不让,不挠还不舒服呢?这说明东北话有生存的土壤,所以可别随便笑话俺们活雷锋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