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祖叶瀚彪起,延续至今已有十五代子孙,共有300多人。由于叶瀚彪出身书香门第,到此后,以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后人也尊师重教,知书识礼,所以人杰地灵、才子辈出。杨池村不大,却有锄经、景公、均录、晋公四个书室。据叶家族谱和龙塘学社记载,历史上的杨池村曾出过12名监生,3名庠生,2名增生,2名贡生,1名拔贡,1名廪生,1名文林郎,以及3名封川县长,2名国大代表及1名飞行员、1名将军(后任加拿大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柳池塘”是小村一道美丽的景致。杨柳依依,塘水如镜,是游人必到、必经之处。池塘旁建有老钱庄,里面记录着古村的历史与变迁。值得一提的是,钱庄里保存了许多文物,例如“古老的验钞机”这是一个盘状木制工具,昭示了先祖们的勤劳智慧。
村民们显然对一批批游人的光临是司空见惯了,无论录像、摄影还是啧啧惊叹都毫无诧异之色,照样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就连时而可见的小狗们也旁若无人,悠然而行,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派头。
告别“杨池古村”已是夕阳在山,暮色苍茫时分,寻得酒店用过晚餐后又驱车西行3小时,进入广西境内的桂平市,夜宿处于半山腰的“功德山庄”山风习习,蝉鸣阵阵,果然是个好去处,前国家领导人和现在的领导人如杨汝岱、邹家华、何鲁丽、钱正英及温家宝总理均下榻过此处。
大藤峡——雨丝洞
踏着晨曦,迎着薄雾,一队人马跨上了停泊在黔江上的游轮。大概因置身于水上世界的缘故,队员们莫名的兴奋写上脸宠,笑语喧哗、兴致盎然。因风急浪大,地界导游便用高音喇叭如演讲般向大家做介绍;大藤峡处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下游的一段,是广西最大、最长、最著名的峡谷,具有山雄、峰秀、水急、滩险、景美的特点,素有“小三峡”之美誉。她藏身于崇山峻岭之中,若明珠埋泥土,光华难现,近些年才因交通的便利而逐渐闻名。
传说古时有大藤如斗,横跨江面,昼沉夜浮,供人攀附渡江,因而得名。从明洪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