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决定不惜重金将“金财”拒为已有。于是便有了后来于阿婆无数次的“板门店”谈判,买金不断加码,但无奈老阿婆一直“立场坚定斗志强”头摇得像“拨浪鼓”给我金山也视而不见。
正当一筹莫展之即,公司又做出了总部搬迁三亚的决定,看来这一厢情愿的事只能是泡汤了,大概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痴情感动了上帝,有一天老阿婆把我们找去,郑重宣布她的最新决定:签于你们如此喜欢“金财”的份上,无偿将它送给你们,并允许带到三亚,唯一的条件是一定要保证它的生命安全。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我们高兴的手舞足蹈,向老阿婆一个劲的拍胸脯表示庄严宣誓,就差没管老太太叫妈了。
临行那天,老阿婆声音颤抖,眼含热泪,拍着“阿财”的头千叮咛,万嘱咐(当然也是说给我们听的),如同送别从军的儿子和远嫁他乡的闺女一般,依依不舍。
公司当时在三亚开发一个建设项目“屯兵”郊外一个山腰处,几百亩的旷野成了“金财”驰骋的疆场,英雄有了用武之处“金财”也以其个人魅力征服了我们合作单位人们的一致青睐,逐渐在附近黎族人中也小有名气了。
话说公司有一个60多岁的高级工程师,每天早睡早起,之后便下山散步,形象一般是这样的:不紧不慢,悠哉游哉,右手拿着微型半导体听新闻,左手边是紧随其后形同保镖一般的“金财”那气势,那派头,如果在金庸先生笔下完全就是一个“逍遥派”掌门人,总让人想起“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的诗句。日子就这样平平静静的过了几个月。
那是一个“黑色的早晨”“金财”例行公事般随老工程师下山散步,结果被一辆风驰电掣的卡车撞到了头部,但它依然忍着血流如注的巨痛,飘飘悠悠地走回公司
我们欲哭无泪,心灵饱受煎熬,老阿婆的叮咛像一把重锤不停地敲在我们的心坎上。
后来回海口时几次见到老阿婆,问起“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