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个原因是,那些暴徒本就是乌合之众,千户所对他们的约束十分有限。又经过了几代人的繁衍,彼此的统属关系,已经十分淡薄。”
“韩千户虽有共主之名,也能有效的调动其中的一些资源,但是很难对他们有实质性的统治。”
“所以朝廷对付韩千户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不会事实上解决棚民的麻烦,又会激化不必要的矛盾。”
“另外一个原因,是成化十二年的时候,朝廷面对越杀越多棚民,终于妥协,为了防止事态扩大,以都御史原杰遍巡诸谷,问民间疾苦。”
“双方最终谈判成功。”
“为了安置棚民,湖广割竹山县的尹店新置竹溪县;割郧县的武阳、上津县的津阳,新置郧西县;河南割南阳、汝州、唐县地,分置桐柏、南召、伊阳三县;陕西析商县地,为商南、山阳二县,而以商县为商州。又以郧县城,设置了统辖六县的郧阳府。”
“朝廷和那些棚民的关系慢慢缓解,也就不需要再做多余的事情。”
裴元有些诧异道,“那些棚民就这么相信朝廷的诚意?”
云唯霖道,“当然没那么简单,分出土地安置棚民,是棚民的妥协。而朝廷的妥协,是在湖广都司之外,专门再设置一个湖广行都司,用以监管荆襄山区。而这个湖广行都司的兵员,是每户棚民出一男丁。”
裴元再次觉得离谱。
如此一来岂不是意味着,整个湖广行都司事实上都掌握在棚民手中。
名义上朝廷是从棚民中征召人口,充当兵员,但实际上却相当于让棚民有了自己的武装。
也就是说,棚民以安全保障,交换了朝廷的治权?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