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就被固化了,反而需要更多时间来纠正。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班主任在讲台上点名,她身旁还有个小老师,讲的话比她多出一火车:班主任每点到一个名字,小老师就要把名字和“点到名字的请举手!举高一点!多举一会!对咯!”这句话重复个七八遍,班上人又多,进程未过半,她手里那杯胖大海泡水已经见底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点到后排,敢敢有些犯困,趴在桌上打瞌睡,又听得班主任喊了一声:“一剂!”
一剂?怎么还有大名叫一剂的人?
敢敢清醒过来,想等小老师再喊一遍的时候看看这个人是谁,可小老师冲着中间的方向点了点头,没继续说话,看来这个一剂不需要反复提醒,点到名字就知道举手,比前面那些人聪明多了。
“尤扬!”班主任刘老师接着往下点名,敢敢灵机一动:坐在尤扬前面的人肯定是一剂!为了看清楚,他爬到椅子上,脖子伸得老长——
“那是谁呀?”刘老师皱起眉头,“没点到你不要起身!”
小老师拿着另一本花名册,数了几个数,帮腔道:“坐下吧,元皓——这个字念yong还是念you?”
敢敢说:“随便,你都行。”
小老师笑了,孩子们也不知道她在笑什么,只是下意识地想要逃离紧张的气氛,跟着一起笑个不住。
刘老师狠狠拍了三下桌子:“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就你们有文化是吧!噢哟,硕士毕业跑我们这儿来打工,可了不得,笑吧,尽管笑,笑到天黑,都别想回家吃饭了!”
恼怒是难以解读的,饭还是要吃的,孩子们一瞬间噤若寒蝉,恢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