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阴沟为临近并州的黄河支流,濮水也是通往着兖州其余州郡……
显然,魏赵亦自知国力不足与大汉抗衡,故意定下了在官渡抵挡北伐大军,无疑怕也有着借助地利减缓后勤压力的考量。
与之相比,官渡距离豫州或许不算远,但沿途粮草补给都只能行陆路。
若是以荆扬交州等地来算,距离官渡可就远上太多了。
就算刘备治下的水网以及官道都提前经过了大量整备修缮,但在粮草补给上的压力,北伐大军无疑是处于相对的劣势。
同时,这也是魏赵联军自信在官渡耗下去的底气之一。
而面临着眼前的局面,李基纵有七十余万大军,自然也不是让他们都团团地挤在官渡这一处地方,如此根本毫无意义。
在结合着地势后,李基在这几天里做出了一应安排布置,沿着官渡周边设下了大小营寨一十三个,扼守各处险要之势的同时。
李基同样做好了在官渡跟魏赵联军对峙一段时间的长久准备,如此一来,如何保障后勤粮草无疑就是关乎成败的重中之重。
对于深入敌后的李基而言,可以选择作为囤放粮草的粮仓地点选择本就不多,一番比较后,最为合适的无疑还是中牟县。
只是坐镇粮仓之人,却是令李基犹豫了好一阵。
如张飞这般嗜酒之人,魏延这般急功之人,甚至如甘宁这般不太安分的人,都不适合。
谨慎,稳重,再谨慎稳重……
这才是坐镇粮仓之人最为重要的品质。
这一点,赵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但赵云作为卫将军的高位以及白马义从的主将,李基都不可能让赵云去后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