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有杨清将此事写诗撰文,在席间宴上、文人丛中大肆传扬。
就这般,心机腹黑的某人只是装模做样说了两句漂亮话,就博了个爱惜人才的“贤相”之名。
再有从去年一直吵到如今的与番戎是战是和的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秋后边民又遭抢掠,贼寇规模较去岁激增,主战的声音漫天而起。
崔授月前那句“以身饲虎,焉得安哉?!”更显得振聋发聩。
此事之所以迁延日久还没个定论,除了涉及烽烟战火之外,还与太子和晋王间的明争暗斗大有干系。
太子之位并不稳固。
皇帝喜爱器重晋王元渭,元渭亦不辜负皇帝爱重,战功赫赫,声望官爵日益水涨船高。
令太子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战事一起,若局面难控,保不齐晋王又会寻到机会赴边,他再立下功勋的话,太子可就难压制了。
为此太子力阻开战,一年间四次派遣鸿胪寺的官员出使番戎,暗中也拨了不少人马出力。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