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不成皇上还要包庇?”
柳如知笑了笑。
抬手将卷宗封好。
“我始终怀疑,秦润的皇子身份,可皇上却半点没怀疑。十几年前的一次风月留情,就当真有任何疑点吗?”
师爷若有所思。
“大人的意思是,皇上认下秦润是另有目的。”
柳如知站起身,将另一份卷宗递给师爷。
“是不是另有目的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去考量的。这份卷宗你找人匿名递交去大理寺。”
“大理寺?”
师爷恍然大悟。
“大理寺现任少卿是二皇子的人,大人,您这是准备借他人之手啊。”
柳如知笑道,“我可不知道他是谁的人。当时,当初皇上突然提拔秦明朗为大理寺司正,可是将他狠狠压了一头。而且,清风寨的事,不仅让大理寺损兵折将,还丢了名声,这口气,那位可一直憋着。”
师爷冲着柳如知竖起大拇指。
“大人,您可真行,让大理寺去出头,祸水东引。左右闹大了,刑部也不敢硬压。”
......
刑部尚书王铮拿到卷宗,果然第一时间就去了苏家。
只可惜,苏巍川内伤未愈,更是因为海龙之心的丢失而无心他顾,直接将他拒之门外,连话都没传。
王铮徘徊在门口多时,不得不离开。
正准备上马车,师爷就匆匆跑了过来。
“大人,不好了。”
“又出了何事?”王铮正愁的心烦,闻眉心紧皱。
师爷指了指他手里的卷宗。
“这案子,怕是瞒不住了。”
王铮一愣。
“什么意思?柳如知这厮直接去皇宫了?”
师爷摇头。
“柳大人没有去皇宫,只是不知是谁,竟然将案子所有的细节全写了出来,张贴在了城中最显眼的几处布告栏中,如今围满了百姓,议论纷纷。死者家属去京兆府闹,柳如知说案件已经递交刑部审核,死者家属就全跑来了刑部门口撕闹。”
王铮不以为然。
“一群贱民而已,让侍卫撵走便是。”
师爷急道,“不仅仅是死者家属,还有榆林书院的人,乌压压至少百人了,如何撵啊。”
王铮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和榆林书院有何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