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共睹。
\n
但是晋升兵团指挥,这指挥的可不是几万人,而是几十万人,很显然这需要一个性格相对沉稳的指挥官来担任。
\n
李云龙同志虽然指挥能力出色,但是其早些年的风评并不好,当年在抗日时期,在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就曾多次无视上级命令,一意孤行。
\n
如果他晋升为兵团指挥,也来这么一出,那试问我们该怎么办?”
\n
这位领导提出的这个问题,无限的将李云龙的个人问题放大了。
\n
其实之前何楚之所以不主动替李云龙请功,多半也是有这个原因在里面,毕竟这一次可是晋升指挥,这不仅仅需要资历,能力,战功,最重要的是需要山头。
\n
原本李云龙在抗战结束后加入了中野,也就是后来的2野,后来他又去了华野,也就是后来的3野。
\n
参加抗美援朝后,他现在算是4野的人,但是他并没有明确表态自己是几野的,这也让那些领导分不清这家伙是哪个山头的。
\n
对于这样摇摆不定,没有具体山头的,那些领导自然是不可能拉他一把的。
\n
故而才有人唱反调的情况出现。
\n
眼瞅着李云龙晋升之路要黄了,志司主要领导再次发话力挺他,
\n
“这位同志,我不同意你的这种说法,你这是在用门缝看人。
\n
虽然李云龙同志在抗战时期,确实存在不少纪律问题,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恰恰是对李云龙同志的一众锻炼和磨砺。
\n
经过内战以及抗美援朝的沉淀,李云龙还有你刚才说的那些问题么?
\n
不要老是拿旧黄历说事,咱们要公正客观的看待事实,你非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