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军备计划,拥有各式飞机作战飞机近1100架,此外空军还拥有各式的运输机350余架。海军的空中力量主要为航母舰载机,其总数也达到了近370架。
情况很快清楚了,我并善于记住这么多的数字,但是如果有人整理出来,我还是能够记住一会的。我的观点可以说毕少壮派们的还要激进,我在考虑了和日本军队的全面力量对比后,我想参谋长联席会议推出了在有利的地点和时间同日军展开主力决战的战略。我试图从国际战略的角度说服这些军人们,我想他们解释,如果日本不被彻底击败,那么当中国重新统一后,它必将会成为列强压制中国的力量。日本战略地位重要,是整个东方的海上屏障,又是进攻东方大陆的跳板,因此中国的战略应该着眼于控制岛链。
我通过向他们分析了中日的火力对比,试图说服他们中国可以在主力决战中取得胜利。对于“力量悬殊”的海军问题,我让李鼎新和蒋拯不情愿的作了可以进行主力会战的表态。不过在这些通常以总吨位来计算海军力量的人看来,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自觉,但是要让他们信誓坦坦还是颇有些为难他们了。日本海军的主力舰队此时已经拥有了10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17艘轻巡洋舰、30艘驱逐舰、2艘航空母舰、10艘潜艇,总吨位超过54万吨。而同盟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八艘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十二艘护卫舰、二十二艘潜艇,总吨位只有不足24万吨。
日本人在火炮上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同盟在舰载机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日本所有的舰载机数量也只有同盟一个联队的80%。此外,同盟潜艇作战能力优势也十分明显,日本的潜艇本来是用来对付美军,日本人十分重视潜艇的侦察能力,相应的潜艇的对舰攻击能力就显得逊色不少,甚至还不如德国在一战中最优秀的潜艇。日本人的技术瓶颈不是短期内能够突破的,日本现在的潜艇技术就是源自德国,不过双方的合作最后被我千方百计的破坏掉了。日本之所以急着造出十艘潜艇就是受了同盟潜艇力量壮大的刺激,同盟的潜艇被认为唯一可以对日本海军构成威胁的海军部队。
当晚的会议一直到19日凌晨才结束,我苦口婆心的劝说各方,虽然最后几乎所有的人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