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当然,双方的最后的政治较量已经开始了,事情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下面双方想的是,张文生是不是要冒天下之大不畏又或者李纯是不是不惜要发动战争。实际上,到三月份,双方似乎都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情势的紧张,李纯在月初提前索要一个日械师的装备和24门德式大口径火炮。
而我心里一方面固然想通过这次战争大大的倒卖军火,另一方面我也担心此事有可能会超出我的控制之外。此时在关内,直皖双方的正规军都在30万上下,我的军队把国民警卫队、海空军都算上才可达到此数。华盛顿会议结速后,日本的力量受到严重的抑制,当然会议的操纵者和日本的战略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1923年初日本前首相兼海相主持下,日本通过所谓的“帝国国防新方针”这个方针明确的把美国视为头号的潜在敌人,而美国当然也明白他在亚太地区的首要挑战力量是日本。
当然,同盟和俄国也有幸的上了日本的潜在的敌人的榜,我成为二号敌人,而俄国则成了三号敌人,而在方针中,日本公开怀疑同盟和俄国之间可能存在秘密同盟关系,这些话当然遭到了同盟和俄国的一致反驳,我同俄国的关系被说成是“两种社会制度和平相处的典范”此时,日本的北部国防的要点就自然在南库页岛、北海道、朝鲜半岛、中国华北,这里是阻止北方陆上敌人南下的所谓的帝国国防线。
于是,华北的皖系三省受到日本的重点照顾,到年初为止,徐树铮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了6个师一个旅,全部的日械化,其编制、训练、武器装备怎么看都是日本陆军的翻版。而在山东,田中玉在1922年的时候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军队而被第5师师长张树声赶下台,督军的位子也落到了在军队中更有力量的张树声手中。在田中玉和张树升主政下,日本人在山东保留了强大的势力,虽然胶济线被中国人集股筹资并向外国银行团、本国银行团同时筹款赎回,但是日本通过跨国投资控制了山东的经济命脉。
山东被日本人作为帝国华北国防线的战略后方而加以经营,这里经济发达,资源丰富,通过津浦路不但可以快速的增援直隶的长城沿线,而且还可沿路南下,增援徐海、安徽,通过济邯线鲁军还能快速的支持直隶南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