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设计目标很明确,尽量利用空间载更多的飞机,并使船体同时作为飞机场使用,也就是要为飞机的起飞作战服务。参照英日的设计,在我的亲自“关怀下”特切尔等人不断修改设计。他们肯定了英国竞技神号的设计优点,那就是第一,全通式飞行甲板,当时的改造航母中多数飞行甲板分为两半,即舰首飞行甲板和舰桥后部飞行甲板,对飞行作业很不方便;第二,封闭型的舰首,这种舰首具有抗浪性,使飞行甲板强度更大;第三,岛式上层建筑置于右舷,环抱烟囱,这种设计相当的创造性受到了高度的好评,这不就是飞机场加旁边的机场建筑的微缩版吗,这种设计对指挥飞行和航行都十分方便,而且利用右侧舰桥,把烟囱环抱在内,既牢固又美观。
与此同时,为了达到设计目的,特切尔等人对甲板的设计加以修改,变成了全通式斜直两端式飞行甲板,如此就可同时进行飞机的起飞和降落作业;加装(感谢风雪121)着舰阻拦及助降装置,以提高降落作业的效率;采用双层机库设计,同时加装起降设备,以使飞机进出机库。如此纯粹的机场式设计必然使这种舰只出了飞机的防御力极差,为了提高生存率,特切尔等人把舰体分为更多的水密舱;为舰体和甲板加装进可能厚的装甲;加装更强大的动力装置,以使舰只能够更快的航行;利用一切剩余空间装备必要的防御武器。
根据该方案,这种舰只的吨位将会达到36000吨的标准排水量,将会装备120架左右的各式飞机,航速可以达到节。(感谢龙明杨!)如此大的吨位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好在同盟在今年就已经建造出5万吨级的商船,其实造个舰体要容易得多,关键是其中的很多技术现在还没有掌握,连最关键的飞机还没有造出来,所有的飞机技术参数假定都是按照飞机的设计要求来估计的。尽管如此,当我看到如此完美的设计时,仍然不免飘飘然,脑中不免出现航母战斗群威风凛凛的控制海洋为中国杨威大洋的情景。
附:世界上最早的弹射器是由美国西奥多埃利森海军上尉于1911年研制成功的。这种原始的弹射器由3条绳索和1块砝码组成,几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后来,埃利森又对这种原始的弹射器进行改进,研制成功压缩空气弹射器,于1912年11月12日进行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弹射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