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考察军事,但是实际上却是取得俄国的援助,蒋介石赴俄也表明在孙中山即将组建的军校中,他将会有非同反响的地位。
广东实力派陈炯明虽然通过实力迫使孙中山接受他的意见,但是孙中山和他之间产生的巨大裂痕他使不可能不知道的,他本来的意愿是和广西和和睦睦,然后作他的广东的太平王。但是桂系侵入广东乃是既定方针,因此他的好意丝毫没有得到回报,他看到的是桂军猛烈的扩军备战。现在在广东的东、北方,直皖两系在同盟的干预下基本实力均衡,在西北,西南军阀互相牵制,表面上高唱和平高调,但实际上各自正整军备战,形势也是暗流汹涌,在可预期的将来似乎不可能介入两广争斗。而只有高呼门罗主义的湖南态度不明,在两广内部,桂琼联军合计超过十万人,广东处于明显的劣势,如此险恶的形势下,他对英国人劝他驱逐孙中山的计划丝毫热心都没有,相反为了自保他还信誓旦旦表示了对革命的忠心,因为拉住孙中山才能使广东团结一心,也才能促使国民党势力强大湖南改变态度,我想他现在可能十分后悔前年没有乘胜攻入广西以解除后患。
对于两广的形势,湖南的态度最为关键,它是最大的变数,也正因为湖南态度一度十分不明朗,才是桂系一时不敢有什么过激的动作。两广的局势实际上是全国局势的一个部分,用**的话来说,现在全国是“西北一盘散沙、西南嘻嘻哈哈,北方同盟、直皖势力平衡,至于南方由于桂系企图扩张而没有解除战争的危险,南方一旦湖南倒向广东,那么势力就基本均衡,但是一旦倒向广西那么势力就严重失衡,战争就会立即爆发。”
湖南是南方比较富足的省份,其农业在南方排在第一位,茶叶的产量十分巨大,大量出口,有色金属的开采在南方也是第一位的,再加上税制的改革,湖南的财政是南方较好的一个。湘军的总兵力约万人,编制为四师一旅,独立第1混成旅为谭延铠的部队,驻防长沙,第3师程潜的部队驻守战略重地衡阳,其他的三个师都是赵恒剔的部队。赵恒剔主张湖南严格中立,因为北方的湖北,东边的江西此时对湖南的自立还耿耿于怀,王占元军力强大,但是他本人好才如命,巧取豪夺,激起了湖北上下的群起反对。由于克扣军饷严重,湖北屡次发生士兵哗变的情形,王占元为了转移矛盾,各军队寻找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