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只有一条道。与此同时,北线的青甘军队也终于攻占了先前被藏军于战争初期占领的青海囊谦,打开了向昌都进攻的北大门。此时,正在德格雀儿山前线与刘伯承对峙的擦绒还不知道,他的后路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他通过刘伯承这几日的消极表现似乎认定,所谓的“川康第一名将不过尔尔”这也不能怪他,刘伯承作为联军司令他要求每路军队都要配备一部无线电台随时与司令部联系,但是藏军只有擦绒有一部英国人支援的无线电台用来和**互通消息而不是指挥军队。
擦绒不知道战场情况,但是刘伯承知道,从24开始,擦绒突然发现刘军的进攻突然猛烈起来,猛烈的炮火似乎只有在英国人的教材中才见过,刘伯承多日的准备终于有了结果,激战两日,联军终于突破雀儿山天险,打开了通往德格的大门。擦绒知道没有了雀儿山,德格是守不住的,于是他就借着地利之便,迅速的脱离战场,撤过金沙江,企图依靠金沙江天险抵挡联军日,擦绒终于获悉,昌都得南、北大门已经被打开,无奈之下只好回军昌都,集中力量企图依靠昌都险要的地势阻挡联军的进攻,一场大战的气氛在昌都酝酿。昌都藏名察木多,在康区西部澜沧江谷地中,昌都是康西地区的中心,著名的茶马古道在此汇聚。澜沧江上游支流杂曲、昂曲穿越其中,将此处分割成加惹坝、四川坝、云南坝、马草坝四个坝子(即台地),昌都城就在加惹坝上。登上马草坝东北坡,就可以鸟瞰全城,城市犹如一个宝瓶,扎曲、昂曲则有如雄鹰展翅,景色十分壮丽。
正当大战的风云在昌都酝酿的时候,决定战争结果的部队经过艰苦的行军终于来到了西藏的地界,27日黄昏,4000名国民军蒙古骑兵经过20天的艰苦行军终于走下了唐古拉山,他们的行程分为三段,一段比一段艰苦,速度也越来越慢,不过他们坚持了下来,国民军骑兵是快速反应部队,作战条令的要求是24个小时就要做好长途远征德苏所有准备工作。他们平时艰苦的训练使他们终于通过了那场大千里的无人区,完成了他们蒙古先辈曾经完成的壮举。当这支服装鲜明但却略显疲惫的部队出现在山下的草原上时,对这辉煌的夕阳,三十九族的牧羊人们纷纷下跪祈祷,在他们眼里,这些是佛祖显灵,他们看到了天兵天将。
日,经过一夜的休息,国民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