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庄园,按照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一处被命名为逍庄,在辽东,一处被命名为遥庄,在辽西,取其意逍遥自在之意。
这逍遥二庄乃是我倾力建设的准备留给子孙后代的产业,建设的资金基本上是依靠庄园本身的收入。庄园的土地原本是出租给佃农耕种的,因此如果贸然收回土地难免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我可没那么笨,也没那么的狠心。为了顺利的收回土地的经营权,我提供了维持佃农生存的替代方案。我向他们提出,如果他们交出土地的经营权,那么我就向他们提供在三畲公司的就业机会。
三畲公司的高工资在整个同盟和中国是出了名的,好在工人在高工资的激励下工作的努力程度空前提高,公司不但没有因为高工资影响收入,反而使得劳资双方都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到如今,这种高工资的管理理念已经在同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获得了各方的关注。三畲公司再加上庄园本身提供的就业机会使得我很快就收回了土地的经营权,今年秋季的棉花收入使庄园大大的赚了一笔,当然农场工人也获得了比以前自己种地更高的收入。
然而我的做法毕竟是少数。如今,为了争夺已经快速发展的农产品市场,同盟各地各种商品化的庄园不断兴起。有很多庄园是由富农来经营的,这种庄园一般土地面积较小,但已远比普通的农户经营的面积大了。在以前,富农的土地可能有一部分是出租给佃农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富农收回土地的经营权,开始自己经营土地。对于富农讲,他们就是想也是没有能力向佃农提供工作岗位的,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少部分成为新的富农庄园的工人,一部分迁徙到东北北部的新开发地区耕种政府分配的土地,一部分流入城市成为日渐兴起的城市工商业的工人。
像这样的庄园主也有很多是由小地主演化而来的。这些庄园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造成了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幸好,失去土地的农民并没有走投无路,反而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但使原有土地的生产力的提高,还开发了新的土地同时为工商业提供了劳动力。
在这些农场中,大型的农场基本上是由像我这样的原来的大地主收回经营权演化而来的,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