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这个人是十分保守的,他是不会抛弃作为他统治基础的扎萨克们的,我的策略却是和他完全相反的,我同下层结盟,通过下层的力量来逼迫上层向我妥协,我始终认为,如果可行,不断改良总是优于激烈的革命的,为了逼迫新疆的扎萨克们屈服,必须向他们施加压力,这就是我在新疆策划动乱的根源,在获悉了他们近邻的遭遇后,新疆的扎萨克们对同盟有很大的敌意,这使得杨增新总是对同盟保持时刻的警戒,为了顺利的进入新疆,而又不给关内各方诸侯落下把柄,我必须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最好是要让杨增新把我主动请进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要使新疆乱,乱到杨增新无法应付。
利用新疆的反抗力量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支持哥萨克进入新疆也是为了这个原因,桀骜不驯的哥萨克在新疆这种环境中很容易被鼓动起来,何况他们的在东三省的同胞已经获得了远好于他们的待遇。为了推动新疆的反抗形势,除了派出大量的特工进行鼓动、串联、组织外,在中情局的策划下,各方面的反抗力量还开始了通过漠北草原到东三省的军火走私生意,通过这种生意,东三省的军工厂获得了大量的订单,新疆反抗力量也被武装起来。
这里面就必须提到两个人,小铁木耳和亚历山大。小铁木耳就是那个曾经被杨增新招抚的铁木耳的儿子,当老铁木耳被招抚后,小铁木耳就代替他的父亲在东疆的老家打理家事,他们本来认为该出头了,但是杨增新的行动让他们伤透了心,他的兄弟、堂兄弟、以及很多一起长大的族人都在那时惨死,为了躲避灾祸,小铁木耳和那些受牵连的人只好落草为寇,干起了劫富济贫的行当。老铁木耳虽然死了,但他的大名并没有消失,反而随着他的死越来越受到各方的注意,小铁木耳正是凭借这一点,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一方的头领。
而亚历山大则又有另一个经历。亚历山大,本名巴奇赤,哥萨克人,曾作过白俄军官,他在与国民军的作战中被俘,后被中情局看中,于是他在公开场合就被宣布在战斗中失踪,从此化名亚历山大,以商人的名义从事军火走私和在新疆哥萨克中的联络、鼓动活动。
现在来到中国的俄罗斯人有一种奇怪的变化,那就是在公开场合他们喜欢被称为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