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奋战,骁勇异常。他多谋善断,治军有方,被誉为“川中名将”由于刘伯承在这次战争中作战勇敢,战果辉煌,于是终被熊克武重用,任命为20师77团上校团长。刘伯承之所以会出现在后路是因为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作为团长的刘伯承同意刘湘的意见,要求两军统一指挥,实行运动防御。熊克武对他于是就非常不满,把本是熊军精锐的77团留下断后,而不是派往前线,还算天不绝人,他的这一招居然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成为全军度过危机的关键。
与此同时,南线的刘湘则坚定了实行运动防御,在几次试探性的接触后,他很快就察觉到了唐军的指挥混乱,他一面虚张声势,一面集中主要兵力先后给冒进的黄复生部、黄毓成以歼灭性的打击,两战歼敌12000余人,迫使唐军调整部署,公推赵又新为前线最高指挥官,各部排成密集队形,小心推进,刘湘也只好利用有利地形节节抵抗,拖延时间,22日,刘湘部也撤退到了南部县,此前一天,刘存厚部也到达了南部,三军合并一处,熊克武部作战失利,还余16000余人,而刘湘部由于收编降军,此时已达21000人,加上刘存厚的部队,现在已有万人。而唐继尧部两军也很快会和,全军合计约84000人,唐的兵力优势已不明显。
在双方准备再次血战的时候,22日,双方同时受到来电。在前线督师的唐继尧收到东线叶荃的来电,诸省联军已经在湖北集结,其前锋冯玉祥部第31团已经开进秭归,他预计东线敌军不久将会发动进攻,联军总兵力为1个旅、11个团、1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具体兵力不详。与此同时,熊克武、刘湘、刘存厚收到张景惠的来电,电文上说,联军万人已经到达湖北,正在准备入川,电文上海说明,联军司令部的意思是说让熊、二刘以劣势兵力拖住唐军主力,而联军主力则通过巫山切入唐军的身后,断其归路,最后在川南围歼唐军主力,一举解决西南问题。
不论是川北的川康联军,还是唐军都密切关注联军的动向,自从4日获得徐总统发布授权建军命令以及国民军已经到达长城的消息后,双方都以为联军会很快南下,因为从长城到汉口一路沿着京汉线几乎畅通无阻,最多两天就到湖北,从汉口又可使用长江水运,运兵的速度也应该是相当快的。但是自从7日国民军到达郑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