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正当参战各方准备下一次血搏的时候,22日,北京会议的协议公布了出来,各方立即想到,如不小心应对,北军必南来,这是以往的经验,北方定则北军必南下日,欣喜若狂的刘存厚在汉中宣布就任四川督军,并向徐世昌上书要求中央政府平定四川,同时他还向我、徐树铮以及吴佩孚写信,恳求各方派军援助。刘存厚显然察觉到了北京会议后中国局势的变动,现在北京政府已经不能调动各省军队了,因此要借助外力就必须找真正的主人。四川远在西南,各方似乎都没有出兵的理由,但是他赌的就是各方是否看重北京宣言所强调的和平原则,是否会为了虚名而出兵,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当然不能给予过高的期望,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此时,退到川北的熊克武残兵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也开始考虑他们的出路日,川北各部将领包括九人团系和速成系将领都在军队的休整地阆中开会,会上各人争吵激烈,速成系主张联络刘存厚并邀请北军南来,赶走唐继尧的军队,他们之所以这样积极当然是为了刘湘的那个川东镇守使的位子。而九人团系则对北方军队充满疑虑,害怕刚赶走了狼又迎来了虎,毕竟北方军队两次入川带给四川的都是灾难,而且九人团系对熊克武只获得了新的西康督军和康藏经略使的位子感到不满意,毕竟那些地方的贫困也是有名的。此外,作为国民党的一部分,他们对和北方合作还有某种担忧,毕竟不愉快的历史太多了。经过几天的争吵,似乎没有什么结果,但是最后,杨森的一句话迫使九人团系必须做出抉择“如果在不行,那就各奔东西。”熊克武知道那是刘湘一系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他不接受北京的任命的话,现在的同伙就会单独接受北京的任命,那么自己的力量必将会大大的削弱,毕竟刘湘部是现有军队的精华。倘若真到那时,非但北方不容,南方也不会有自己的什么好出路,国民党的党魁还不是一样被桂滇军阀逼的出走。
日,我在沈阳发表讲话,重申了北京会议的精神,表示了对刘存厚的支持,并说同盟正在组织军队准备远征西南,同时我还呼吁各省鉴于北京宣言的精神出兵支持平定四川的行动,同时我当然也不会忘了谴责唐继尧假借护法之名而实际上却在扩张他的**王国的企图。当日我还向徐、吴发电希望他们共同出兵西南。与此同时,民国时报又鼓起了她的喉舌,开始大篇幅的鼓吹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