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文上说,如果曹锟有任何闪失,他就要拼个鱼死网破。我也向他发电,电文上说,曹督军只是应邀出席北京会议共商国是,他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并说诸君盼望吴师长到京商谈国是,结束内战。但是,这样的电文对吴来说并不算什么正式的保证,我知道要让他来京,就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消除他的疑虑。毕竟,现在前线的6万多军队实际上都受他的指挥,这支军队常年在外征战,也算是中国的能征惯战之军了。如果吴不同意来京谈判,那么这场内战就不能算是了结了。
从曹锟被俘以后,我就开始思考如何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我的目标是维持皖系的表面优势,但又不能让直系垮掉日,民国党中央决策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开始讨论国内局势,商谈应对策略。经过连续两天的讨论,最后形成了几点原则意见。一是皖系不能垮,直系也不能垮,但是都必须给两者以打击,同时必须促使段祺瑞和曹锟的下台,扶持徐和吴,从内部分裂皖直两系。而是必须为同盟取得长城外的自由行动权,为了名正言顺,必须进一步削弱北京政府的权威。三是要高举尊王、和平和民主的旗号,所谓尊王就是要把承认北京政府作为整个中国作为一个国际实体的象征,避免任何公开分裂国家的行为。四是大力扶持各省的反北洋派,寻求关内的同盟者。
日,民国时报发表了名为“统一还是和平”的署名为鲁迅的时评。这篇时评是由蔡元培推荐周树人写的,蔡元培说他“见解独特、文笔犀利。”文章分析了护国战争后,国家分裂,军费激增,军阀混战的现实。文章说和平乃是全国民众之希望,指出了军阀争权乃是国家混乱的根源,因此,文章认为国民应该反对军阀混战,敦促军队不应擅离防区,而应护卫国民。文章说,既然统一还不成熟,那么就应该维持和平,切莫擅动刀兵。
日,我发表公开通电,表达了结束战争的愿望,并向吴佩孚表示曹锟的安全绝对没有问题,邀请他到北京谈判。在当日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有记者问:“有传言说,张总督会在北京扣留吴佩孚,不知总督如何评价?”我回答道:“绝对没有这种事,我一点都没有想过,要是有,那么我张作霖不得好死,我张家从此绝子绝孙。”当日晚上,我出发前往北京准备出席北京会议。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