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亭兄有志于此,鹤卿佩服,但有所求,一定义不容辞。”
只是我俩都没想到,几个月后,北京大学几乎是整体搬迁到了东北。
“秉三兄,一路行来,不知对我东北感觉如何啊?”
“哈哈,一个字,好啊!”说他和我想对大笑。
“对了,雨亭兄,东北不是有十万大军的吗?怎么我一路走来,难得看见一个军人阿?”
“哎呀,这你可就不知了,秉三兄。这就是我东北将士的苦处啊。他们想干坏事,可又不敢穿军装啊。前些时候,经常有士兵穿军装在路上走,可是,那些市民挑剔得很。你稍微有什么错,他就投诉到参谋处,结果那些士兵就受了一堆处分。如此过后,当兵的也就学乖了,他们出军营后,不穿军装,如此便可做普通人了。哈哈!”
“原来如此!哈哈!”
这些名流来到东北后,就要求参观。我和民国党的一帮干员就不停的带着这帮名流在东北各地考察。他们想上那就上哪,绝对没有人会阻拦。这些名流们在东北到参观,越看越起劲。他们吃我的住我的,好像没有走的意思,又没有什么表示表示。我那个真是急啊。
自从建设法案通过后,邻近各省,主要是直、豫、鲁的无地流民开始大规模的流入东北,几个月来,已超过了百万之数。在和平期进会的这帮人来的路上,他们就看到关内贫民扶老携幼,结伴而来。自从出关,他们就遇上了好日子,如果他们没有吃的,政府会有救济。这百万人口一到东北就一直向北,他们都是被逼无奈的冒险者。不过这次他们运气很好。当他们到东北后,各省和同盟政府就开始安排他们的生活和生产,这些人正好可以赶上春耕。在每个省,各县政府忙翻了天。在东北,普遍的是,省下设县,县下设乡、镇、市,只有十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才会设立直属于省的市。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