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说道:“我也想复出啊,但那个剧本我看过了,真的演不下去。”
“故事老就算了,连最基本的逻辑都没有,把观众当傻佬。真要复出,我还是想多拍几部好作品,否则不如不拍,省得一把年纪了还被人笑。”
对于罗兆良的吐槽,众人深以为然。
他们都是业内人士,也有一直关注市场的变化,说实话,感觉近些年香江电影的进步真不大,甚至水平有倒退的情况。
并不是“厚古薄今”,其实以前80、90年代,香江电影处处透露着一股“草莽”气息,粗制滥造的作品也不少,很多演员都是上完流水线的培训班就开演了,谈不上什么“匠心”、“艺术追求”等。
但有一说一,那时有新意的故事剧本不少,市场活跃;演员也敬业,拍古装戏就去练骑马,拍警匪片就去练枪械拆解、耍匕首,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如今,这种景象在没落的香江影坛已经不复存在了。
人都是怀旧的,经历过香江影视的辉煌,再与如今的萧条对比强烈,大家都一阵唏嘘。
罗兆良倒是看得清楚,说道:“大势所趋,没办法的啦。”
“外界都说香江电影没落是受好莱坞、外国大片冲击,其实我有不通看法,这些都是表面,本质上是资金和人才问题。”
“不信你看内地,人地一部影片可以去到30亿、甚至50亿票房,一点不虚好莱坞,不但没被打倒,还把外来的好莱坞打得记地找牙。”
“点解香江让不到?资金啊,人才啊!”
“人地一部片光制作成本就可以去到5亿、6亿,这是什么概念嘛,在香江根本就不可能发生,香江电影本土票房最高的也才不到2亿,还不到别人成本的三分之一。”
“市场大,规模就大,从演员到制作方面的人工都会更高,我问过之前剧组的一个摄影朋友,他早5年就常驻大陆剧组了。”
“他跟说我,可以参与投资几个亿的大片啊,人工是之前几倍,还能全国大好河山到处飞,是你你去不去?”
“人往高处走,所以但凡有点本事的,都往内地去囖,没了人才,香江电影式微是必然的。”
罗兆良一番话,说得众人一片沉默。
有人叹一口气道:“这个的确是事实。”
“我去内地拍过戏,真的和30年前不通了。以前是香江电影好,但现在人地无论从规模、专业性,方方面面都胜过我地好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