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苦涩,却也有一丝释然,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n
卡车驶离老居民楼时,林晚星回头看见陈阿姨站在阁楼窗前,手里拿着江屿送的画,阳光穿过老虎窗,把画中的漏雨照成了金色,像极了老街上那个众筹画展的下午,所有一元硬币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江屿握住她的手,指尖还沾着银色的颜料,温暖而坚定:“晚星,下一个阁楼,我们自己做防水。“他的手心有些粗糙,那是长期握笔留下的茧子,却给了她无比的安全感,让她相信未来总会有希望。
\n
新租的阁楼在更偏远的郊区,租金3800元,屋顶有一个巨大的天窗,阳光可以毫无保留地洒进来,照亮整个空间。林晚星在整理画具时,发现江屿把那份补充协议折成的纸船放在了画具袋的最深处,船底用银色颜料写着一行小字:“所有漏雨,终将成星。“字迹虽然细小,却充满了力量,仿佛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
\n
窗外的阳光透过天窗照进来,纸船在画具袋里轻轻晃动,像漂浮在时光长河里的记忆碎片。不久后,陈阿姨发来微信,说那幅星空画被她挂在了新租的店面里,来看画的人比来看鞋垫的还多。微信消息的下方还附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星空画挂在店面的墙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画上,星星的光芒仿佛真的在闪烁,给简陋的店面增添了一丝艺术气息。林晚星看着微信笑了,转头看向正在天窗下画画的江屿,阳光透过玻璃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投在画布上,像极了老阁楼里那个漏雨的夜晚,他们一起用颜料把雨水变成星空的时刻,温暖而充满希望。
\n
租房合同的“三年之约“最终成了一纸空文,但那些在漏雨阁楼里画下的星星,却永远留在了画布上,也留在了他们的心里。就像老街上的修鞋摊和梧桐树,即使被拆迁,也以另一种方式,在艺术里获得了永生。而林晚星和江屿,也在不断迁徙的阁楼里,把生活中的每一次“漏雨“,都变成了照亮未来的星光,指引着他们在艺术与现实的夹缝中,继续勇敢前行。
\n
新阁楼的天窗很大,夜晚可以看到真正的星空。林晚星常常靠在江屿身边,看着窗外的星星,再看看墙上他画的星空,觉得生活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再大的“漏雨“也能变成美丽的星光。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