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紧紧交叠,像拼图的最后两块,边缘完美契合,契合的边缘如同他们之间的默契,无需言说,却已存在。她想起加油站里,他为她据理力争时挺直的背脊,想起他偷偷记下胶带色号的认真神情,想起此刻墙上温暖的橙黄色——那是比任何法律条文都更能定义他们关系的颜色,是他们共同谱写的默契光谱,光谱绚烂,照亮彼此。
\n
她接过笔记,指尖触到牛皮纸的粗糙纹理,如同触到他们之间未言明的情感厚度,厚度适中,却很坚实。“好,“她听见自己说,声音里带着释然的笑意,像梅雨季节终于放晴的天空,第一缕阳光落下时的平静,平静的感觉让人放松。“下次我来补充《电力法》的最新司法解释。“
\n
江屿笑了,转身继续刷墙,滚筒刷在墙上画出流畅的弧线,橙黄色的油漆在太阳能灯下逐渐凝固,形成永恒的肌理,肌理独特,如同他们之间的关系,在时光中沉淀,愈发深厚。林晚星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影子与墙面的橙黄融为一体,忽然觉得,有些默契不必言说,就像这墙漆的颜色,早已在彼此的记忆里,留下了比合约更深刻的印记,印记清晰,永不褪色。
\n
后来,林晚星在江屿的工具箱第三层,发现了一个用旧衬衫包裹的木盒。木盒的边角被磨得光滑,像是被无数次打开又合上,盒盖上用烙铁烫出了简单的图案——太阳能板、扳手和一卷橙黄胶带,图案简洁,却意义非凡。里面除了加油站的检测报告、《电力法》第三十二条的条文复印件、手绘的技术笔记,还躺着一卷全新的橙黄胶带,包装上的“sunnyseal“商标完好无损,胶带的轴心金属环上,刻着极小的“2025.6“字样,那是他们共同应对法律风险的月份,数字虽小,却很清晰。胶带下方压着张便签,是江屿的笔迹:“法律规定了技术参数,却没规定协作时的默契波长——致我的离网伙伴,和我们的橙黄协作史。“字迹工整,如同他绘制设计图时的标注,标注详细,一丝不苟。
\n
每当暴雨来临,阁楼的水管再没出过问题,但那卷橙黄胶带永远放在工具箱最显眼的位置,轴心的金属环被岁月磨得发亮,像个精准的刻度盘,记录着那个加油站的午后,记录着法律条文外的默契波长,记录着两个年轻人如何用一卷胶带,修补了现实的裂缝,也定义了彼此的协作模式,模式高效,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