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160万美元,低于5月《功夫熊猫》的180万美元,屈居进口片第二。
对于超级英雄来说,国内电影市场的盘子还是太小。
上一世《钢铁侠》在国内票房只有1300万美元左右,甚至没有进入票房前十。
根据目前的数字及走势来看,国内因为问界的宣发能力这个数字有所好转,但根据预测,最终也差不多只能徘徊在2200万美元。
时间很快来到了8月初,《钢铁侠》在北美和欧洲、澳洲等地的排片降至冰点,总票房数字来到了5.6亿美元。
这个数字屈居于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的7.98亿美元,以及斯皮尔伯格《夺宝奇兵》的7.86亿美元之下,位居全球暑期档第三。
就在北美及内地电影媒体惊呼漫威复生的同时,中美两地的问界公布了同期的《钢铁侠》全球衍生品销量。
其中1:6的合金战衣模型单价299美元,全球销量50余万件;
迷你反应炉钥匙扣单价39美元,全球销量240余万件;
掌心炮led手套单价89美元,全球销量110余万件。
以及斯塔克工业t恤、ak1拼装模型、儿童塑料战衣套装等在内的所有相关衍生品,一共创造了2.4亿美元的总收入!
除了四年前的《异域》外,这是第二部问界出品的商业片,能够在衍生品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如果说《异域》还只是依托国外高端工厂进行试水性质的探索,那通过《钢铁侠》进行的针对性营销,以及和蔡家玩具合资工厂的建立,则标志着北美问界的量子玩具,正式杀入了这一赛道。
当然,囿于国内盗版横行与衍生品产业链的薄弱,问界暂时无法将《钢铁侠》的衍生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