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在他银灰色的中山装上切出明暗交错的条纹。
“坐吧。”
顾青山转身时,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他用指关节推眼镜的动作带着常年批阅文件的惯性:“滨州这次的事,网上吵得凶啊。”
沈青云刚坐下,就听见对方说:“我今早看了你们拆除石碑的直播,有个细节很好,让县党史馆的老馆长现场讲了当年发生的惨案。”
顾青山的手指在茶几上敲出轻响,淡淡地说道:“这比单纯道歉有力量。”
“是朱晓元同志提议的。”
沈青云翻开报告,指尖在追责名单上顿了顿,这才开口说道:“目前已停职县委书记赵家明、县长王志强,分管副县长移交纪委,参与审批的六名干部全部要被惩戒。”
他抬眼时,正对上顾青山审视的目光,缓缓说道:“下一步准备在全市开展历史记忆教育,把那些遇难者的事迹编成教材。”
顾青山突然从书柜里抽出本泛黄的《抗战档案》,翻到折角的一页:“你看,这是当年方圆县解放时的照片,老百姓举着不忘血仇的木牌。”
说着话,他的指腹按在照片里一位老者的脸上,平静的说道:“现在他的孙子就在县政府当办事员,居然在立碑审批表上签了字。”
沈青云的喉结滚了滚:“是我们的历史教育出了问题。”
他从文件袋里掏出份名单:“已安排这六名干部去县党史馆当三个月义工,每天给参观者讲解惨案历史。”
“光讲解不够。”
顾青山合上档案,声音陡然提高,严肃的说道:“要我说,应该让他们跪在纪念碑前,听遇难者后代念祭文!”
他的拳头在茶几上轻轻一砸,青瓷茶杯震得跳了跳:“我们党最讲历史传承,忘了来路,就会丢了民心。”
看到他的态度,沈青云就知道,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正确的。
当然,他也知道,所谓跪着只不过是顾青山的义愤之而已。
沈青云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深痕:“我下午就安排落实。另外,那个日资项目已终止合作,我们联系了三家国内企业,承诺三个月内解决两千个就业岗位。”
顾青山的脸色缓和些,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处理得还算及时,但要记住,招商引资不能踩红线,历史底线比经济发展更重要。”
他在报告上签字时,钢笔在“同意”二字上停留许久,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下午去见见李省长,他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