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的儿郎是个好的, 家里也清静, 没多少糟心事。头上老辈就有一个亲爹,他娘难产没了, 他爹也没叙娶, 纳了个寡妇在屋里作二房。进门头顶上没婆婆掣肘着,也用不着立规矩, 况且这老爷子是个难得的明白人,家底子都是留给儿孙的。依我和你舅舅看着,家里简单, 你能摆布的开,这日子过起来就很敞快了。”朱嬷嬷回家就跟朱绣说。
朱绣听了一车轱辘话, 好家伙,都是这家子长辈族人亲戚的事情,说到那家小军爷就一句“是个好的”带过去了。这时代才真是嫁娶两家族之事, 大头的先是门当户对, 两个家族如何匹配,亲眷关系一大通, 最末了才是小夫妻两个人的事。
况且看姆妈这样,对于自己头顶上没有婆婆压着这事分外满意, 简直成了这桩亲事的闪光点。不过想想也是, 这时候女孩儿养到十四五就要说亲事,十六七嫁过去,这头顶上大都是夫家祖母、母亲两重婆婆,还有那曾祖母也健在的, 这可真是三座大山也不夸张,若是再添上几个大姑姐、小姑子的,新嫁娘想在后宅里头站稳脚跟也非得两三年的功夫才可能。这还是百姓家的姑娘,换成官家小姐,大多十一二就开始寻摸婚事了,一及笄就出阁的也大有人在。
朱绣能说什么,只得道:“有舅舅和姆妈看中了,那就成,我都听您二位的。”反正也从来没指望过寻找什么‘真爱’,尤其是这小三四五六合法的年代,还是烘热锦被踏实睡吧,少说梦话的好。
听闺女这话,朱嬷嬷倒不忍心了:“我儿在这大宅里过了这么些年,没被热闹繁华迷了眼,是好样的。只是你放心,不说这家很有些家资,就是我和你舅舅给你置办下的,养三辈子都尽够得,这是你的底气,日后有个什么,咱们也不犯怵,有娘家给你撑腰呢!”孩子拧着来,糟心;可孩子忒乖巧了,也怪不是滋味的。
朱嬷嬷心里清楚,这荣国府从上到下都爱享受,尤其是贾封君,那真是个再奢华享福的人,嘴里惯常说的就是什么‘库里只怕还有,白放着霉烂了’,好似她家的府库通着国库一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话儿丢出来极轻巧,却把合家的主子下人都养的娇贵无比。尤其是荣庆堂里的,一个人的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