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但是心里却有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莱芜一战,11军在山东战场上悲壮拉下大幕。而先被调至青岛,后又被调至东北的暂16军的景况要比11军好一些。这支部队在被调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杜总的力保之下,总算没有象在华东战场的11军那样被拆的那么零散。
暂16军在东北战场因为有杜总后有陈部长的照应,比孤身在华东战场的11军幸运的多。暂16军原建制虽然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是主架构没有被打乱,反到是和暂70师一同扩编为下辖两个两师制的军的兵团。部署在长春一线,与沈阳的九兵团组成了南北两个机动兵团。
这个第一兵团以高海宽兵团司令,以在郑斌被调离之后,赋闲在家被高海宽指名调过来的齐家正担任参谋长,高晋、萧明任副总司令。关健和马驰担任军长。这个一兵团也是原28集团军在11军全军覆灭下来之后保存下来的唯一一支部队,也是唯一一支在人事上没有大的变化的部队。
得知11军在山东的遭遇之后,高海宽开始避免主动出击,放弃了28集团军一贯最求的主动进攻战术,将两个军的部队收缩至长春至公主岭的中长铁路沿线。
在国共那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决战中,高海宽率领在黑土地上征战了整整两年,却因为他多加小心,而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的部队,在长春起义。成为整个内战中,第一支起义的中央军嫡系部队。
在一兵团的原28集团军将领中,只有副总司令萧明和暂16军军长关健在起义前夕乘飞机返回南京,其余的各军师长全部参加了起义。得知一兵团起义的消息,整个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上下全部松了一口气。
前一年华东野战军在莱芜与11军交手的那一仗,给解放军一众高层将领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整个解放战争中一个军面对解放军五个纵队力抗七昼夜,虽然全军覆灭,却也硬生生的绷掉了解放军的一颗门牙。此战过后华东野战军被迫转移外线,休整了很长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