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要地原料为主。那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而国内又无法生产。战前便依靠进口地日用品。运进来地数量并不多。即便是少量运输进来地泊来品也是价格奇高。这样一来。国内物价高地有些吓人。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就是一般低级官员也丝毫不感问津。
**原来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尚属高收入地军饷。到抗战胜利地这一天。即便一个少将军官地军饷。其购买力已经很难维持一家人地温饱了。如果家里人口多。甚至连饱饭吃不上。
苦了八年,现在沦陷区中日伪军手掌握的大量的财富便成了让人垂涎三尺的肥肉。即是肥肉,那就想办法要去争取。不要说上海、苏南这些富庶的地方。就是现在还在苏军手中,自九一八事变之后就成为日军重要的物资、粮食、军火供应基地,遍布了日本人开设的大小工厂的东北也成了这些人眼睛中的肥缺。
不过沦陷区的面积看起来虽然大,但是刨除中央势力无法涉足的目前控制在十八集团军和新编第四军手中的地区,广西、山西这样的中央现在依然无法控制的地区,以及热河、察哈尔这样的地瘠民贫地区、尚控制在苏军手中东北之外,其他肥缺就没有多少了。
在肥缺少,竞争人又多的情况之下,为了能争取富庶地方的接收权利,尤其是囤积了大量财富的大城市接收,各种势力展开了或明或暗的角逐。甚至在会场上公开撕破脸面的大势争吵。
8月18日奉命去重庆开会的刘家辉便在军委会的一次会议上看到了这一幕。看着争的就差没有大打出手,双眼通红有如饿狼地众人,刘家辉在心里长叹了一声大摇其头。这那里还是堂堂国民政府的官员,简直就是一群不知道饿了多长时间
要是真的将这么一群狼崽子放出去,国民政府在沦陷区的那点残留的声望岂不是丢的一干二净?看着这些争的面河邡赤的家伙,刘家辉总算知道了这场后来被人称为劫收的接收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些苦了八年地这些官员,眼睛正死死的盯着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