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却因为地形限制而基本没有发挥作用的b17、b24轰炸机的陆续参战,日军的境况日益艰难。
整个日占区通往河南的每一条公路,每一条铁路、每一个机场都成为中美航空兵的轰炸目标。日军战斗机经常刚刚起便被占据数量和质量上优势的,早就在他们脑袋上盘旋已久的美军战斗机一拥而上,进行群殴。
这是一场实力绝对不均衡地空中战斗,依靠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此时的美军战斗机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是驻华日军陆军航空兵可以比拟的。到了会战中期,河南的天空上在也没有一架日军飞机的影子。
中**队自七七事变以来,还是首次得到如此完备的空中掩护。而日军则品尝到了中**队曾经饱尝过地苦果。日军航空兵在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出战役之后。日军只能依靠少量地,数量极为有限的高射炮维持战斗。
河南战区逐渐形成了天上以美军飞机为主,地面上是中国陆军地战斗局面。还很弱小的中国空军,只能充当此次会战地配角。
在美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占据绝对优势的飞机轰炸之下,全面开战不到半个月地时间,日军的货运车皮损失三分之二,剩余地车皮也因为大段大段的铁路线被炸上了天而只能停在车站中。无法行驶。铁路运输彻底的瘫痪。而调集的上万辆汽车。损失率更是高达百分之七十。其后勤补给几乎陷于瘫痪。
到战役后期,看着缺衣少葯。弹葯匮乏的日军,刘家辉在心里向后世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先辈在一次致敬要知道朝鲜受地形所限制。而且美军当时投入的空中力量要远比现在强大的多,数量也多的多。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之下,志愿军能打到那个程度。已经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此刻的河南不仅集中了中国陆军的精华,还集中了日军中国派遣军在华北和华中的近一半的兵力,和几乎全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