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快。一战区各部队在日军以坦克为先导的进攻之下。纷纷失利。随着一战区的形势的日益恶化。守军崩溃就在眼前。5月1日在许昌陷落的当天。刘家辉接到了立即全军出动。增援一战区的电报。
接到许昌丢失。一战区部队被日军在其第三战车师团数百辆战车配合下冲的七零八落。正向嵩山的区溃退的通报。刘家辉不禁仰天长叹:“天那。我说他不听。”事情正向刘家辉所预料的最坏方向发展。
在一战区形式日益恶化。日军正集中主力向已经溃退至嵩山的区的一战区主力进行包抄。兵锋直指河南重镇。九朝故都洛阳的形势之下。刘家辉行动速度很快。
5月1日刘家辉接到增援命令。5月3日便完成全军动员。5月6日全军完成集结。在完成动员的当晚作为先头部队的新7师及骑兵旅、特务团由张恩华统一指挥。先行出发。
在5月6日全军完成集结的当天。刘家辉率领集总指挥集团军主力星夜兼程向河南挺进。六战区已经赶回六战区的陈部长亲自指挥之下。已经调集大量船只。在宜昌。枝江集结准备接应28集团军渡江。
为了运输28集团军十余万部队尽坑谏江。陈部长几乎将长江上游的所有稍微大一点的船只。特别是运量大。速度快的轮船全部征集一空。海军也将仅剩的几条破烂不堪。基本上失去战斗力。但是运点人还没有问题的舰艇也全部调了过来。
在日军发起进攻之后。知道自己又犯了判断上的错误的那位乔中将。在了解到28集团军北上增援一战区之后。亲自给驻华美军下令。调集了整整一个大队的p51b型战斗机。全天候提供掩护。甚至将刚刚抵达中国的一个p70夜间战斗机中队也调至宜昌。专门进行夜间行渡掩护。
刘家辉并没有等全部部队渡江完毕之后在集中出发。而是渡过两个师便出发两个师。他和许洪亮、高海宽以及关健分别带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