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快到了。”
“罗家田地能收上来多少粮食?”
“就算五千人吃一整年还能有富余!”
“那把罗家田地的粮食全都收上来,然后在营地划出一块区域,本侯爷要建一个集市。”
“建集市?”
孙耕年不禁一愣,“老爷,乡里已经有一个集市了,咱们再建一个干嘛?”
“你就按我说的去做,咱们先建个小集市,如果生意好再继续扩建。”
“明白了。”
虽然孙耕年不知道老爷的意图,但他只要照办就行了。
“对了,咱这集市目前只卖粮食,价格要比梁山郡的市价低。”
“还有,目前只把粮食卖给在这做工的人,如果有世家大族或地主来收粮食,一律不卖!”
孙耕年在册子上一一记下。
江澈闭眼沉思起来。
他从罗家粮仓里抄出数十万斤粮食,没必要都屯在手里。
从张洪的调查到的情况看,梁山郡很多百姓的手里已经没地了,只能去世家豪门那做佃农。
而且这里的米价还不便宜,在京城,七文钱能买十三斤粟米,但在这里,七文钱只能买五斤粟米。
大部分百姓常年吃不饱饭,一旦遇到粮食歉收,必定有许多人饿死。
想把这片区域的经济盘活,首先要让百姓们都赚到钱,吃饱饭,解决了生存问题,百姓们才愿意去消费。
不过这消费习惯还需要他去培养,循序渐进,慢慢来。
“侯爷,不好了!”
徐大同急匆匆来到营帐,“许多村民都出现了腹泻的症状!”
“带我去看看!”
不多时,江澈等人来到营地几十米开外的树林旁,很多村民都会在这里大小便。
只见二十多个村民坐在或躺在地上,表情很是难受。
“大夫都去哪了?”江澈皱眉问道。
“大夫们外出买药材去了,还没回来。”
“先查一下怎么回事,是传染病还是吃了什么东西?”
对腹泻的村民询问了一遍后,这才得知他们都喝了附近池塘里了水。
江澈也是无奈了,古代人没什么卫生意识,都是随便在河里或池塘里掏凉水喝。
“大同,你去把大家都召集起来!”
“是!”
很快,营地里想起了锣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