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人武功赫赫,指挥英明,大捷之后又添一捷!」
庆遥等人兴奋的将被斩杀的教匪首级割下用袋子装了,这些回头都是战功。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赵安坦然接受庆遥等人的恭维,命留下三十人将俘虏送回后方宿州城,其馀人随他继续追击。
并嘱咐押送俘虏的漕帮弟兄,若俘虏途中有逃跑的不要追,让他们自去,不跑的则将他们押回宿州与其他被俘的捻子关押在一起。
很明显,赵安是在打捻子俘虏的主意。
皖北民风彪悍,这些个半民半匪的存在稍加改造训练后是可以成为一支精兵的。
当年李鸿章的淮军和皖北的捻军都起源于江淮,但两支军队因为各自信仰不同走向了对立面,最终淮军胜出诞生了北洋集团,由此开启民国历史。
赵安这里没有「竞争者」,完全可以将江淮集团垄断在手,开启属于他的时代。
这一仗打下来,少说也能俘虏三四千捻子,再与渗透进安徽的漕帮混编,赵安就能直接掌控至少七千武装力量。
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七千武装力量「合法化」。
第二战,于符离集西北十几里地的小格庄发生。
整个战斗过程不值一提,甚至双方都没有厮杀,因为赵安带队一到,逃到此地的两百多教匪就主动投降了
但这不影响御前二等侍卫庆遥激动的将此战定义为「第二捷」!
连战连捷!
第三捷丶第四捷,第五捷!
数捷下来斩杀白莲教匪不过三百多人,俘虏却捉了上千人。
捉到的大鱼是一个叫马三的香主,以及几个传头丶莲籽。
没有抓到其他香主,尤其是这次白莲教的总指挥龚胜祖,赵安推测此人属于很狡猾的那种,估计没和大队一起跑,而是带了几个人走的小路潜逃。
抓不到就抓不到吧,这种有过造反指挥经验的骨干人员赵安也不想抓。
五战五捷,赫赫军功,斩获数字更是节节攀升,如此战绩搁谁身上都得乐得合不拢嘴,高高兴兴摆上几桌庆功酒。
然而赵安却似乎不太满意,骑着那头明显不太情愿被他驱使丶时不时尥个小蹶子的骡子,捋着并不存在的长须,对边上已经喜笑颜开盘算回京能得多大封赏的庆遥道:「五战五捷是不错,可庆侍卫不觉得这五战五捷有点不上不下?」
「大人的意思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